旁門門主左道 作品
第359章 求糧於敵(第3頁)
然而,他沒有後悔,因為他已經盡了自己的全力。
隨著穆屠善的倒下,寧夏府的防守徹底崩潰。
革命軍的士兵們湧入了城內,他們歡呼著,慶祝著自己的勝利。
然而,他們並沒有發現,在城牆的一個角落裡,一個年輕的清軍士兵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他是穆屠善的部下,他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將軍倒下的那一刻。
他知道,自己失去了最尊敬的人,也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
隨著寧夏府的徹底淪陷,整個局勢變得愈發緊張起來。左祖棠深知形勢嚴峻,當機立斷下達命令,要求陝北各地的清軍率先採取行動,務必不能給革命軍留下哪怕一粒糧食。這一決策乃是借鑑了乾隆皇帝西征之時“求糧於敵”的軍事策略。
而提出此等建議之人,正是湘軍的副帥黃萬友。說起這位黃萬友,那可真是個心狠手辣、手段凌厲的人物。
他身為明末大儒船山先生王夫之的得意門徒,深受其思想影響,極力倡導攘夷尊周之大義。在他看來,應當以實際行動來治理國家,重視氣節與道義,輕視功名利祿。
對於那些背離儒家經典、行為乖張不羈且不尊崇儒家學說的太平軍以及革命軍,在船山派儒生們的眼中,簡直就不配被當作人類看待。
於是乎,陝北地區的無辜民眾便成為了這場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
他們不僅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糧食,許多人還被迫被改編進入了軍隊之中。
一時間,民怨沸騰,但迫於清軍的淫威,也只能默默忍受。
經過一番整編之後,這些新組建的軍隊紛紛匯聚到了延安和太原一帶,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
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似乎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