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權萬紀二次抖機靈(第2頁)
權萬紀在刑部的幾個案件卷書中看到相同的案子。
就是宣饒二州經常有私自開採銀礦的行為。
權萬紀欣喜若狂,趕緊上書遞交給皇帝。
請求李世民大肆開採銀礦,這樣朝廷就會有用不完的錢,陛下也不用再為錢發愁。
李世民看完這個奏書後,還把權萬紀叫來顯德殿。
權萬紀得知是陛下召見,樂呵呵的就來到顯德殿。
心想這是陛下也覺得我這是個好辦法,這是想當面誇獎我幾句。
權萬紀樂呵呵的進顯德殿,沒想到李世民剛剛看到權萬紀。
馬上就把權萬紀的奏書扔到權萬紀面前,大罵權萬紀混賬。
“天子不缺這些錢,缺的是能為百姓帶來好處的忠言良策。
得到幾百萬貫的利錢又怎麼能比得上得一賢才!
你的職守是進言薦材,沒見你做出過一點成績,反而跟朕說這些。
你以為朕唯利是圖,想讓朕和漢代桓帝、靈帝一樣嗎。”
李世民怎麼會不知道這些地方有銀礦?
李世民既然知道這些地方有銀礦為什麼不開採?
因為大唐的主要貨幣其實是銅錢,不是銀錢。
銀子和黃金,布匹,這些東西一般是拿來兌換銅錢的。
大唐人也不傻,一千文錢串在一起,好幾斤,人家怎麼會拿著這麼大串錢到處跑。
如果李世民下令開採銀礦,然後拿著銀子去民間兌換銅錢,那樣民間的銅錢就會越來越少。
那他還辛辛苦苦的發放那麼多銅錢幹嘛?
而且一兩銀子換一貫錢,那些平常買個胡餅都只要一文錢的老百姓,能用得到這麼大額的錢嗎?
如果銅錢越來越少,那樣銅錢就會越來越值錢,就會引發貪財的人鋌而走險私自鑄錢。
鑄錢不是簡單的把銅鑄成銅錢,還會摻點別的什麼錫,鉛進去。
這樣就能降低鑄錢的銅比例,如果你不知道鑄錢比例,你很可能會越鑄越虧。
比如,朝廷只用一兩銅錢,和一兩錫,一兩鉛鑄出來十個銅錢,你卻拿二兩錫鑄出來十個銅錢。
那你就虧本了,因為你的銅比朝廷的好還貴。
這才讓現在的大唐即使用的是銅錢,但是卻沒誰真敢鑄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