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渡清江 作品

第四章 正德遺言(第2頁)

 所以,就算他不怕落個刻薄無情、酷待老師的罵名,以下旨賜死他的老師楊廷和的方式,逼楊廷和擬旨廣尋天下名醫,進而強令天下官僚,從督撫到州縣,都去尋找名醫,天下大多數官僚也不會認真尋訪的。

 要不然,正德也不至於用“請”的方式來求內閣,而是直接下旨讓內閣擬旨。

 他對此其實也沒抱什麼希望,不過只是在駕崩前掙扎試探一下他老師楊廷和而已。

 何況正德雖然素來做皇帝不循規蹈矩,但他繼承了其父純善的性子,所以他沒有因此就真打算要把自己老師楊廷和怎麼樣。

 他知道,他和楊廷和最大的矛盾還是政見上有矛盾。

 楊廷和既然拋棄他,證明是會徹底拋棄他的政治主張,不會因為他是其君父亦是其學生,而再給他一次機會。

 當然。

 正德也明白,他在位期間,的確因為更注重軍事建設且為建立強軍借用劉瑾、江彬等人斂財太狠的緣故,再加上他自己屢次出邊南巡,所以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也忽視了利於民生的各項水利建設,使得民變和災變大規模出現,其中劉六、劉七之賊更是耗盡了天下府庫之銀,甚至連藩王都因此滋生野心,先後發生兩次藩王作亂。

 所以,正德能夠理解他老師楊廷和為何要拋棄他,為何希望接下來的大明朝廷能夠更多的注重民生。

 其實。

 他自己在平定寧王之亂後也有意主動向注重民生的方向轉變,為此,他不再缺席每場祭禮,也不再輕易輟朝,開始按照禮制要求來做一個合格的皇帝。

 他甚至還在去年回京時,主動去見了楊一清,與楊一清交換意見,準備讓楊一清回朝,為自己進行內政上的改革。

 因為他知道,相比於自己老師楊廷和這個不通實務、一輩子都在京師做官的翰林清流,熟稔邊務與地方政務的楊一清更適合在不影響軍隊實力

的情況下通過改革改善民生。

 只是讓正德感到可惜的是,他病重的太快,來不及通過一番運作讓楊一清回朝。

 更讓正德可惜的是,他這些年積攢在內承運庫的大量財貨,通過抄沒劉瑾、錢寧、寧王,以及接受的大量政治投獻和通過劉瑾改革所得的錢財,本是為了用來作為在整頓內政之餘作為養軍之資的錢財,可能會被自己老師楊廷和等保守派文臣拿去賑濟民生。

 因為正德很瞭解自己老師楊廷和,知道他不是一個真正願意改動舊制的人,而只會主張節流與裁減冗員,拿皇帝內帑去補瘡,甚至寧肯通過減弱國防實力的方式來安頓流民,也不會用改動天下制度的方式來安頓流民。

 “告訴新君,朕的錢,不可濫用!”

 “另外,傳太后來!”

 正德為此不得不在這時強睜開凹陷如深淵且無神的眼窩,撐著最後一口氣,對魏彬吩咐了兩句。

 魏彬拱手稱是而去。

 正德則忙閉上了疲憊至極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