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雲劉水 作品
第216章 張仲景來醫館,四大神醫齊聚(第2頁)
沈槐一聽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接著又說:“先生,我們做郎中的,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輕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
沈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內心十分感動。從此,就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我早就聽聞過張仲景張大人坐堂行醫。
您每逢初一,十五在大堂上為百姓看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早就想要去拜訪你了。
也曾經去南陽給人看病,得知你已經不做太守了,而去回到老家去了。
因為你的影響,多人開始行醫。你我真是相見恨晚。”華佗笑著說得。
在建安年間,張仲景被朝廷指派為長沙太守。
他在當官期間仍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
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為他們治療,自己的醫術也就不能長進。
於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地仔細為群眾診治。
他讓衙役貼出安民告示,告訴老百姓這一消息。
他的舉動在當地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對張仲景更加擁戴。
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群眾,甚至有些人帶著行李遠道而來。
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裡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用來紀念張仲景。
“張大人,為你介紹一下,這一位是醫祖扁鵲。”華佗介紹道。
扁鵲是春秋時期的人,張仲景他們兩個則是東漢末年的人。跟之間相差了500多年。
張仲景在聽到華佗說眼前的這位老者居然是一臉的華佗,一臉的不敢置信。
“華神醫,你沒有騙我吧?他可是五百年前春秋時期的人,怎麼可能還健在?”張仲景一臉不敢相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