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然之彬 作品

第474章 生火準備與工具

 不知過了多久,狹窄的洞穴內再沒有人類的交談聲。

 只剩下海浪聲,飛蟲聲和漸起的風聲。

 星雲清澈,海面平靜。

 自成一體生態的小島上的‘原住民’卻聞到了陌生的味道、它們還不知道這兩個陌生的味道會帶給它們如何的改變。

 自然就是這樣,它是純潔的,天真的,可接受萬物萬事的,就如一面鏡子。

 而在接受前,它不會考慮對方是惡是善。

 唯一能預知的,便是它總會給出回應。

 ……

 德哥準備花費一上午的時間教會張豪如何生火,並收集必須的材料。

 大多數人都認為火會直接將燃料點燃,但這是不對的。

 非氣體狀態的燃料遇到火不會直接燃燒。燃料在加熱後會產生氣體,只有當空氣中的氧與這種氣體結合後才能燃燒。

 熱量,燃料,空氣是火持續燃燒所必須的三要素。

 生火準備前需要仔細考量以下幾點——材料,地點,需要,時間,安全。

 德哥說他們現在只需要考慮前三點。

 “我們需要火絨。那是一種燃點非常低的乾材料,只需要一個火星就能燃燒。枯葉、朽木、樹節、鳥類絨毛,這些都行,前提是必須非常乾燥。

 “接著是引火物。引火物要加進火種裡,增大火勢,使不太容易點燃的材料燃燒起來。紙找不到,木頭碎片也行。

 “至於薪柴,我想你肯定懂。柴火,很難點燃,不過,一旦成功點燃就能穩定的燃燒很長間……”

 而德哥交給張豪的第一個任務是要他替自己找一根柺杖。

 “找這三種點火材料需要經驗和運氣,所以我要跟你一起找。”

 德哥用石子在沙地上畫了一個簡圖,讓張豪尋找類似形狀的結實樹枝。

 張豪將其當作之後更艱鉅任務的預熱,立刻出發,這也是張豪第一次走進叢林。

 不過德哥嚴禁張豪深入,避免被毒蛇咬傷或遇到什麼其他麻煩,所以他只能在可以看到峭壁的距離內走動。

 張豪敬畏自然,知道現在他是他們活下去唯一的希望,所以嚴聽德哥的吩咐。

 雖然活動半徑只有幾百米,但幸運的是,張豪找到了一根與德哥的描述十分相像的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