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然之彬 作品
第328章 戰爭與邊境(第3頁)
第一條說是有許多學生和在附近打工的孩子都忍不住擔心家人的急切心情,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冒險回去與家人團聚。他們沒有錢和精力去機構辦理那些繁雜的通關文件,只能選擇這條非法路徑。
雖然媒體報道這條消息的目的是想讓政府對這些思念家鄉的孩子多一些寬鬆的政策。不過,顯然,反抗總是有理由的。
掌權者對那些沒有壓力也沒有好處的問題的反饋永遠只是睜一隻閉一隻眼,直到麻煩得到足夠多的重視後才會恰到好處的出手,再通過那些相互勾結的媒體與組織製造輿論,營造一個作為擔當的假象。
另一條消
息則更加危險。說是有一些異國商人在戰亂的城市待了一段時間後突然就失去了聯絡,如同人間蒸發了一樣。
這危險的狀況雖然大多數人都早有預料,但每當發生時也仍是不由得會感到惋惜,因為那些失蹤的人背後可能都會有一個家庭正在等待他\/她歸來。
張豪知道他一看就不像是當地百姓,於是選擇了第二條信息作為藉口。“我去找父母。”他低聲說,試圖給所有人留下一個不善言辭的印象。
不少人立刻皺起了眉頭,有人問,“學生?但看你不是本地人啊!”
“不,我父母是商人,半年前來這邊做生意。兩個星期前他們跟我說要去對面做一筆買賣,那之後便沒有消息了。所以我……現在要去找他們。”
張豪趕緊將視線轉向窗外。他本以為還會被問到幾個問題,但車內卻突然安靜了下來。
一會兒,男女們又重新聊起了別的話題。
不過下車時,一個瘦削和善,雙眼疲倦無神,看起來有四十多歲,滿臉焦慮的男人轉過頭,耐心的對他說,“孩子,回家吧。去那邊的人如果一個星期都沒和你聯繫,就基本上說……”
自己帶著心事的男人沒把話說下去,他認為早熟的男孩應該已經聽懂了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