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墓地與最後的線索(第2頁)
時間之風也許早就吹走了記載過他的一切;時間之河也許早就沖走了回憶過他的一切……
那自己還在追逐什麼呢?之前決絕的話語如今在平靜中回想起來簡直愚蠢的不可救藥。
聰明人往往在犯蠢時比蠢人更蠢,更何況他甚至不算是聰明人。可又有什麼辦法呢?他已經走到這裡了。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不是嗎?
張豪捏了捏藏在衣兜中的那份簡短的名單,上面只剩下一個名字了。
就讓我再蠢一次吧,張豪仰頭感嘆:再來一次,如果還是不行——
他轉身離開墓碑,決絕的走向公墓出口。
——如果還是不行,我就認命!
……
因為意識到了‘點數’的關鍵作用,張豪開始節約使用。尋找這些人已經超過了委託範疇,所以也無法享受凱和伊萬輕鬆愉快的接送服務了。不過這本來也不是能夠露出笑容的時刻,張豪已決定用痛苦掩蓋迷茫。
他拿著電子地圖,說著蹩腳的本地語,詢問一個又一個出生在過去時代的人,轉乘了火車、電軌和巴士,終於來到了距首都四百公里外,位於一座山谷中的鄉鎮。
然後在岩石堆砌成的臺地上找到了最後的那個地址,一座僻靜和略顯孤寂的山間小屋。
小屋有上個世紀的尖屋頂樣式和刷滿粉色漆面的牆壁;一扇扇長窗被樸素的窗簾遮擋,門前有一段兩級的石階;小屋後有一個院子,主人耐心搭的蔬菜架子和挖出的犁溝如今已經被雪覆滿;院子下是一片草場,也蓋滿了皚皚白雪。
按資料上所述,這裡居住的女人是那個已死的男人當年的戰友,最後的戰友。三十年前她意氣風發,眼光如炬,表情上滿是高傲和自信。而如今,卻早已白髮滿鬢,連走路都不順暢了。
不過這裡有人居住就已經讓張豪大感欣慰了。
他沒一開始就去打擾老人,而是裝作遊客在附近轉悠了幾天。老人還算小有精神,每天都會到房子後的院子內忙活一陣;不時也會在女傭人的攙扶下走下小路去城鎮。
張豪從她眼中感覺到她對城鎮的一切其實沒什麼興趣,也許只是想出來透透氣,見見人。張豪還發現,老人的一舉一動依然帶著曾經受過嚴苛訓練後留下的習慣,或者說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