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面對與承受(第3頁)
不顧如潮水般湧起的反對聲音,世界政府親手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相較於所冒的風險,他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回報:金錢、權力、地盤,甚至是掌控世界的能力……
不過,當然,就像某些評論家提醒的那樣:世界上任何一臺人工智能的頭頂上都應該頂著一把電磁槍。‘潘多拉’也不例外。
為了徹底掌控潘多拉,世界政府在離島嶼最近的一處海岬又建造了一所由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人工智能專家和腦科學專家組成的研究機構,取名‘aic’——artifical intelligence contorl。
工作在aic的這群頂尖大腦的主要任務便是對‘潘多拉’進行全面的研究和監視。他們要知道這個誕生於這顆星球上的第二智能如何工作、如何學習、如何思考,還有它究竟有多麼像人類。
與此同時,為了平息反對的聲音,世界政府也承諾,一旦他們預測到或者發現‘潘多拉’有做出任何危害人類的行為,就會毫不猶豫地關閉給其供能的核反應堆。
不過對此承諾,許多人並不看好,甚至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個欺騙眾人的噱頭。因為有人曾計算,關閉和重啟反應堆的行為會對‘潘多拉’的主體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甚至傷害。
人類大腦對缺氧有一個耐受時間,超過五分鐘,腦細胞就會陸續死亡,神經細胞壞死後便不可再生。但對潘多拉來說,時間彷彿沒有意義,一瞬間的暫停也可能是永恆。
可不管如何,自圖靈機的設想從天才的頭腦種迸出,自圖靈測試拒絕了一代代專家學者的苦心研製,自人類製造出第一臺重達三十噸的電子計算機後,人工智能終於登上了歷史舞臺。
而它賜予創造者的第一件禮物,便是對智能機器的全新升級。擁有更強大服務能力的機器在世界政府管轄範圍內開始全面鋪開。沒過多久,公知們便開始吹噓,甚至給世界政府灌上了‘第零極’的美稱,他們認為,未來就當如此。
迫於壓力,各國爭相開啟了在此項研究領域上的殘酷角逐。因為聰明人看到了這個無法逆轉的趨勢的本質,或者說另一面。
老哲人先天下之憂的表述道出了隱藏在水面之下的波濤,他說,‘這就好像有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強大地位而培育了一頭野獸,其他人預見或親眼見識到了這隻野獸的強大威力,便也開始急忙尋找聽從於自己的那隻。
人類,逐漸被鈦合金包圍。
……
但我們講述的不是‘原晶’如何改變人類社會結構的故事,也不是主要關於‘人工智能’如何學習進步影響人類的故事。
我們講述的是人,是那些生存於這個變革時代中,處於絕望、悲傷、痛苦、迷惑中,曾自以為無所不能的智慧物種。而他們之中的一些,雖身處於這個時代,卻又似乎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於是,他們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