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251章:餓狼和電線(第3頁)

 李三爺掃了一眼托盤。

 “問我,你算是...問錯人了,我家唯一帶電的東西,便是手電筒了。

 若是問我做醬豆時,大豆要煮多久,麵粉要撒多厚,入缸要加啥佐料等等,我能說一整天,問我與電相關的東西,我可就抓瞎了。

 今年大豆收成不錯,我釀了三十來缸醬豆,再過個把月,就能發酵好了。

 到時候,想吃,帶個空罐子來我家,保準灌滿,還一分錢不要。”

 “那行,提前先謝謝三爺了。”

 說完,扭頭看向沈青。

 之所以讓他比別人早一會到。

 一呢,想請他支個招,解決‘村戶親自接線’顧慮。

 二呢,想請他幫忙挑選電線、燈泡。

 沈青湊近托盤細瞅。

 開關,由車鈴鐺樣的黑傢伙+長繫繩構成,用時,拉拽繩子,便可操控燈泡的‘開’和‘關’。

 那倆燈泡,皆是鎢絲的,個頭也差不多。

 唯一區別是:一個頂部圓柱上布有螺旋凹槽,一個頂部圓柱表面光滑,但兩側各多一個凸起物。

 對應的燈座,也略微有點不同。

 一個內有螺旋凸痕,一個兩側布有‘7’字形漏空槽。

 螺旋vs卡扣

 前者!

 栓得緊,燈泡不易掉,但若長期處在潮溼、有水汽的環境下,凹槽和凸痕會鏽到一起,加大更換燈泡難度。

 後者!

 裝卸簡單,沿著‘7’字漏空槽走一遍就行,不易鏽連,但...卸它,一秒鐘的事,容易被人順走,或被孩童偷去玩。

 沈青講明二者的優劣後,又說道:

 “螺旋的,適合安在堂屋和廂房,沒有水汽、油煙,燈頭和燈座鏽連的慢。

 卡扣的,適合安在廚房,哪怕上頭積滿油汙,裝卸也很容易,想來,沒有誰會偷髒燈泡,或者玩黏不拉幾的燈泡。”

 “是的,要偷、要玩,都會可著勁挑乾淨的。”李廣田點頭附和,“大青,你再看看電線。”

 “行~”

 沈青拿起一組組電線細瞅。

 第一組!

 外包皮0.15釐米厚,呈灰白色,光滑柔韌,扯不斷,掐也無痕。

 內嵌紅、藍兩根電線,線皮0.1釐米厚,線芯是成縷的細銅絲。

 第二組!

 兩根單獨的線,一紅一藍,線皮0.2釐米厚。

 質硬,掐會留痕,兩手食指相併,大拇指甲相背,捏住電線反覆掰折。

 二十幾下後,線皮被掰斷了,輕輕一拽,得到一中空的皮圈,線芯內的銅絲,要比第一組粗一點。

 第三組!

 像是一、二兩組的結合體,兩根單獨的線,粗銅絲,紅、藍線皮之外,還裹有灰皮,柔韌、光滑、不易斷。

 第四組!

 灰白色的,兩股電線似麻花一樣擰在一塊,非常軟,線芯...也是一縷髮絲般的銅絲,但絲數只有第一組的一半。

 沈青舉起麻花線,“李叔,它...是專用來接燈的?”

 “不是!”李廣田搖了搖頭,“店老闆說,它屋內、屋外都能接。”

 沈青又拿起第二組電線,“這些可以淘汰了。”

 李三爺眯眼流露疑惑,“為什麼?”

 “電,像數不盡的、極速奔跑的狼。

 電線,像道路兩側的圍欄。

 李叔,你剛舉的‘營口鎮村民被電死’例子,如同把圍欄割開一個口,卻未做防護措施,而被餓狼們咬死。

 假如道路過窄、或圍欄不給力,餓狼便會一起發力,撞破圍欄,給欄外的人、物帶來危險。

 藍、紅二線的包皮太次了,掰一小會就斷了。

 雖說架在空中,無人學我掰電線,但風吹、日曬、雨淋等,都會令其老舊脆化。

 一隻鳥、一根落枝,都能砸碎外皮,銅絲裸露在外,安全性難保啊。

 麻花辮太細了,安個燈還行,後面,誰買了旁的家電,卻還用這種線,會出事故的。

 輕則電線變軟,重則接口處起火。

 通俗點講,帶動燈泡,需三列狼,帶動家電,需六列狼,且跑速要加快。

 列數增家,路寬不變,可不得出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