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依石 作品

第 113 章 整頓產業


 雖然計劃要買宅子,但秋華年沒有立即著手去做這件事。

 京城內城共分三十三個坊,其中包圍著皇城的九個坊被稱為中城區。

 九坊之中,又以離承天門最近,位於六部和翰林院、鴻臚寺、五軍都督府等官衙集中區左右的大時雍坊和南燻坊最為核心。

 誇張一些說,在這兩個坊有宅子的人都有些來歷,扔下去一塊招牌,能砸到三個官。

 它的房價也像另一個世界北京的朝陽區,上海的靜安區一樣,高得沒邊。

 因為毗鄰整個裕朝的權力中心,只有錢沒有些身份還買不到。

 祝家之前送京城產業時只送了鋪子和莊子,沒有送宅子,就是因為他們很難買到大時雍坊和南燻坊的好宅子,而其他城區的宅子對杜雲瑟一家來說又不夠實用,還不如送鋪子。

 秋華年買宅子,一上來就瞄準了這兩個最核心的坊,他甚至想買得更精準一些,最好步行半小時內就能到翰林院。

 那就只能侷限在南燻坊西南的一片區域,更增加了難度。

 他手裡從襄平府帶來的這兩千兩銀子,或許還不夠用。

 所以秋華年打算先把在京城的鋪子和莊子弄清楚,清點一下產業,再盡力買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宅子。

 京城的宅子,只要不出意外,永遠都是保值的,很可能要住一輩子呢。

 內城幾個城區,東城有貢院、文思院,北城靠東有國子監和文廟,文氣相對濃郁一些。西城則吸引著許多商賈,店鋪林立,極為繁華,聚集了天下所有地方的奇珍異貨。

 有人曾說,如果你想買一件東西,在京城西城都遍尋不到,那就說明世上根本沒有這件東西。

 祝家送的那兩處鋪子都位於西城,一處在集中的西市裡,一處在宣武門邊上,都是極好的位置。

 秋華年休整了兩天後,就帶著星覓和柏泉一起出門看鋪子去了。

 柏泉的前主家是京官,柏泉早逝的父親還是府裡的管事,在父親的教導下,柏泉對京中事務很熟悉。

 杜雲瑟在家中讀書,不需要人伺候,秋華年直接把柏泉也順走了。

 京城一共三十三個坊,大小不一,平均下來每個坊都有普通縣城大小,從東城到西城穿過數個坊,坐著馬車哪怕不堵車也得一個多小時。

 裕朝的坊是按寬闊的主幹道劃分的,並不像唐朝那樣有坊牆包圍,主幹道兩側人流量大,佈滿了各式各樣的商鋪、戲館還有茶樓酒肆。

 柏泉一邊在外面趕馬車,一邊不時回身給秋華年介紹途經的坊的情況。

 秋華年的貼身小廝星覓和柏泉差不多年紀,但不像柏泉幼時喪父要早早懂事照顧爹爹與幼弟,烏達和靈雀夫婦都很有能力,星覓雖然為奴卻是被爹孃寵著長大的,心性比柏泉幼稚許多。

 秋華年寬和,不想讓自己身邊都是複製粘貼的假人,沒讓他改什麼。

 星覓頭一次逛京城的街道,忍不住揭開馬車車簾,看著兩側飛速後退的景色興奮低呼。

 柏泉語氣平靜,介紹得更詳細了些

 ,秋華年也聽得津津有味。

 俗話說有其主必有其僕,星覓這好奇愛湊熱鬧的性子,某種程度上和秋華年如出一轍。

 到了西城區,秋華年讓柏泉先把馬車趕去西市。

 雖然每個坊都能有店鋪,但京城還是規劃了東、西兩個專門的集市,用以集中貿易。

 受東城區和西城區不同風氣的影響,東市隨處可見書坊、書肆和賣筆墨紙硯的鋪子,西市賣的東西則雜亂得多,天南海北全集中在一起,讓人目不暇接。

 祝家送的位於西市的鋪子是大鋪子,臨街一棟二層小樓,後面還帶個小院,之前一直用以售賣祝家的絲綢布匹。

 鋪子的管事和夥計去年秋天就知道鋪子易主了,因為秋華年一直沒派人來京城,所以始終沒有交接。

 秋華年按照地契的指引來到地方,下了馬車後發現,眼前的綢緞鋪子生意明顯不如周圍的鋪子,從打開的門口看進去,貨架空了小半沒有補,售賣的絲綢光澤度非常一般。

 秋華年眉頭一皺,星覓就明白了,他性格幼稚些,但並不傻,被烏達和靈雀教得鬼靈精的。

 “你在外面看好馬車,我陪公子進去挑料子。8()8[(.)]?8♀?♀?8()?()”

 星覓藉機專門指使了柏泉一句。

 柏泉低頭,淡淡嗯了一聲。

 秋華年和星覓進了鋪子門,隔了好幾個呼吸才有個夥計迎上來。

 星覓借題發揮,“你眼睛長在哪裡,沒看見我家公子進來了嗎?還做不做生意了,叫你們掌櫃出來!()?()”

 夥計苦笑著告饒,“哥兒饒了我吧,如今鋪子裡只有我一個人,剛才記賬呢沒看見,我給您賠不是了。()?()”

 在京城做生意,誰都不能輕易小瞧得罪,夥計深諳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