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山上有妖 作品
第134章 春耕與疲秦
燈火通明。
鄭國在整理著各項數據。
他雖然是帶著疲秦計劃而來。
但,鄭國心中清楚,秦國朝堂之上,沒有庸才。
秦王與呂不韋也不會只聽信自己的一面之詞。
畢竟,他不是老秦人,也不是秦國人,亦不是秦吏。
而是韓人。
天然之上,就會讓人防備。
他的河渠文書,必然會遭受秦國水事大才的反覆論證。
所以,他只有拿出真實可行的方案,才能讓秦王與呂不韋動心。
一旦出現差池,必然是客死他鄉的下場。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從一開始鄭國就很認真,親自奔走在涇水,渭水,以及洛水之上。
詳細的記錄著每一項數據。
看著房舍之中的燈火,李斯目光幽深,許久提筆寫了一份書信,送往了咸陽。
他不善水事,一路上,一言不發。
但是,每到一處,皆陪同鄭國親往。
對於當地的實際情況,同樣也有記錄。
縱然已是三月,但關中的風,依舊是有些凜冽。
緊了緊常衣,李斯抬頭看向了夜空,他有些不懂韓國與鄭國的打算。
修河渠!
一旦成功,必然會助長大秦國力。
作為一個修行帝王術的法家,李斯早已沒有了天真,自然清楚,韓王此舉必有謀劃。
韓國所謀,只會弱秦,而不是強秦!
畢竟,韓國才是鄭國的母國。
“先生在想什麼?”
鄭國走出大帳,看向了李斯。
“再想先生!”
李斯直言不諱,朝著鄭國,道:“從見到先生,一直到今日!”
“先生待人赤誠!”
“但,斯思來想去,依舊是不解先生來意!”
聞言,鄭國沉默許久,然後朝著李斯,道:“不瞞先生,鄭國乃是水工!”
“此來大秦,只為一展胸中所學!”
“試想,在這貧瘠的關中,修一座河渠,灌溉田地,活人無數,也不枉鄭國一生所學了!”
說到這裡,鄭國不欲再這個話題上繼續,而是話鋒一轉,道:“先生,如今涇水各處已經調查結束,是不是應該前往洛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