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山上有妖 作品
第36章 老頭子以他的方式,教導著岷如何在這個世道活下去的道理(第3頁)
“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
“於是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於是李斯辭官,前往蘭陵求教於荀子門下。
最後前往大秦,名動天下。
很顯然,廁所與糧倉,是老鼠最多的地方。
當然了,岷也清楚,但凡是糧食所在,就會吸引社君。
清掃糧倉,這是這個時代 ,家家戶戶都要做的事情,農人擅長存糧,這是生存的本能。
只有存糧,才能渡過大災之年。
所以,這個時代,對於糧倉極為的重視。
老頭子在清掃糧倉,岷主打一個陪伴,雖然也會參與其中,積極幹活,但,他太小,終究是難以持久。
半個時辰下來,大部分都是固清掃的。
“岷孺子,不要小看糧倉,任何黎庶之家,都要存糧!”老頭子諄諄教誨,語重心長:“這年頭,兵荒馬亂的!”
“賦稅,大災,乃是常有之事!”
“只有有了存糧,才能應對不時之需!”
老頭子在以他的方式,教導著岷,為人處世,以及如何在這個世道活下去的道理。
雖然顯的笨拙,但這種言傳身教,也是華夏民族,之所以渡過一場又一場劫難,依舊是能夠傳承的原因。
岷頻頻點頭 。
他不認為這些沒有用,任何人的生存技巧,都是伴隨著一生的經驗,這都是精華所在。
往往是在危急之時,救命的東西。
“大父放心,孫兒一定會牢記在心!”
很顯然,老頭子 也在未雨綢繆。
他在,作為有秩,俸祿足夠他與岷的開支。
就算是大災之年,對於他們這些秦吏之家,影響不大。
但,他老了。
註定無法伴隨著岷長大。
他需要將積累了一輩子,在這個世道存活的經驗,教給岷。
這樣一來,就算是有朝一日,他真的不在了。
岷也可以跌跌撞撞的勉強活下去。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如今的老頭子,便肩負著岷父母的這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