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七 花雲城(二)
經過韓睿澤和邵歷然同意後,大批的裴家軍士兵也趕來協助建設。
裴奈和顧瑾珩給士兵們分了地,士兵們參與城建後,就可以在每個人分配的土地上自主建房。
絕大多數的裴家軍士兵都想把家安在這裡,把家裡人接過來。
此地離裴家軍的新駐地近,休沐時回家也方便。
何況又有顧瑾珩的親兵把守,裴將軍也居住於此,整座城市怎敢有外賊侵犯?再安全不過。
最主要的是,裴奈雖然辭了軍職,但她對於裴家軍的意義太重,能在她的封地上安家,是所有裴家軍人心中的慰藉。
裴奈和顧瑾珩還在士兵們的住宅區域劃了一部分出來,用以安置裴家軍的烈士家屬,在尊重他們意願的情況下,由裴家軍和顧瑾珩承擔建房及遷旅的費用。
也是在逐顛之戰結束後,韓睿澤他們統算曆年軍費開銷,再結合裴奈核對裴家各地產業收支,才發現烈士遺屬撫卹金的數目有出入。
經過查證,裴奈和韓睿澤他們才知道,這十一年來,赤山之戰、崖谷之戰遇難將士的遺屬,除了會定期收到官府、裴家產業給予的撫卹金外,還會定期收到另外一筆撫卹金。
這筆額外的撫卹金,來自端定公府,由顧瑾珩個人承擔。
因為每次和官府、裴家的撫卹金一併發放,所以只有少數裴家軍將領知曉內情。
顧瑾珩從不在意自己的名聲,也不需要他人的感謝。
他只是想在裴奈“死”後,盡力替她為遇難將士們做出補償。
韓睿澤也沒有拒絕他的好意,但在次月撫卹金髮放時,讓司勳和各地官府著重說明了額外撫卹金的來源,讓裴家軍烈士遺屬們獲悉真相。
除了裴家軍的將士和烈士家屬外,還有不少被裴奈從鄔族神宮救出來的女孩,都隻身或帶著家人,抵達了花雲寨。
天耀、岐魯的很多居民也慕名趕來,想要成為新的花雲城居民。
岐魯百姓搬遷過來,甚至無需改變國籍,因為花雲城一半屬於岐魯,是裴奈的封地。
原來的花雲寨也未拆移,將在新的花雲城郊外作為古村落保留下來,寨民們也會按家庭情況,在城內分得地塊,可搭建自己的宅院。
花雲城才開始建設不久,外圍就已經搭了十幾里長的營篷區,全是來參與建設,想要在此安居的人。
裴奈和顧瑾珩也未全收。
顧瑾珩的下屬按技能、功績、對祖國的貢獻、健康與否、有無案底等,列了一套判定指標。
裴家軍的士兵和顧瑾珩的親兵以外,除了有裴奈給予特殊名額的女孩們和她們的家人,其他家庭都要通過這套判定指標,才能獲准安居。
但無論如何,所有人都能確定,這裡將成為一個,包容多種族、多國界的城市。
戰爭停息以後,各國開放,繁榮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