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明美食家(第3頁)
“十幾年,又是十幾年……咱要的是現在。”
朱元章看了眼朱標,“現在官員不足,應當如何?”
“武將轉文職!”
朱標繼續堅持著自己的觀點,“這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朱元章剛想說話,朱瀚在旁邊說道:
“標兒,你說的辦法,能夠解決一定的問題,但卻不能解決全部。”
“對。”
朱元章在旁邊附和,對朱標說道:“你說的地方,在偏遠地區或者在經濟比重沒那麼重的地方或許可行,但咱現在缺的是能臣幹吏!能臣你明白什麼意思吧?”
朱標當然知道是什麼意思,可這種事,怎麼可能簡單的就解決了呢?
“哥,標兒說的有對的地方,讓武將轉文職就是很不錯的想法,最起碼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朱瀚在對朱元章說的時候,又開始誇讚朱標,認為朱標說的有道理,然後對朱元章說道:“不過,想解決官員能力低下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他們處理政務的熟練度,以達到高效辦公的目的。”
朱瀚早就對翰林院想進行改變了,他覺得後世的選拔用人體系更好!
“哥,標兒剛剛說把武將從武職轉為文職,他的話提醒了我,我們為什麼不辦一個進修班呢?”
朱瀚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辦法,頓時讓朱元章來了興趣,朱標在旁邊也豎起耳朵開始聽朱瀚的想法:“我認為,科舉只是選拔官員的一種體系,並不能決定他們的最終命運,事實也同樣如此,我們為什麼不把一些不熟練業務的官員拉出來,然後到應天府進行半年或者三個月的脫產培訓,讓朝中大臣或者哥你親自來教他們,以便更快的達到培訓的目的。”
三個月的培訓,足夠了的。
朱瀚對朱元章說道:“哥,三個月不行,我們就分批次的進行培訓,比如您來教行省的官吏如何更快速便捷的處理公務,州府的官吏讓李善長、劉基等這些丞相來,他們回去以後也可以自己組織學習培訓。”
“這……公務不就耽擱了嗎?”
朱元章覺得,三個月時間太長:“這麼多公務處理起來,可不簡單啊。”
“哥,能有多少事?”
朱瀚搖搖頭,“一個縣城最重要的事是春耕秋收、另外就是商貿的發展,春耕秋收可以讓當地的縣丞去處理,商貿的發展……他們能聽到來自朝堂的教導,這就相當於給他們指明瞭發展道路,對他們的工作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朱標聽到朱瀚的話,非常認同:“小叔您說的對,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習應該放在第一位。”
“行,咱就先拿周邊的行省試試。”
朱元章也認同朱瀚的話,然後對朱標呵斥道:“還有你,咱讓你來找你叔,是讓你跟著你叔學東西的,不是讓你來吃飯的。”
“……”
朱標無語。
合著我是你兒子,就活該被你罵是吧?
就好像你來找朱瀚,不是吃喝似得。
朱瀚見到朱元章訓斥朱標,也沒有再插嘴,他知道朱元章只是習慣性的這麼作,並不是有意去針對朱標,這算是朱元章和朱標之間的交流方式了,人家父子倆的事,和咱沒有關係。
“來哥,大侄子,咱喝酒。”
朱瀚把酒杯舉起來,和朱元章、朱標碰了一下,然後說道:“大哥,我們現在是兩條腿走路,可以允許底下的人慢一點,但基礎一定要打好、夯實!大明現在就相當於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我們把機器的每一個零部件都弄好、弄精,咱現在做的事,全都是準備工作,當我們大明這臺機器高速運轉時,將會一日千里!”
“武將,文職就是咱們的兩條臂膀,商貿、農業就是我們的兩條腿,工業就是咱們的嵴梁,百姓就是咱們的腦袋!當這些力量合為一體,向前邁進的時候,我們將會無可阻擋!”
“說得好!”
朱元章沒管其他的,就認準了一句:“老百姓就是咱們大明的腦袋,這句話說的好,咱要好好的利用大明的腦袋,這樣才能不走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