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辛寬:祖墳冒了青煙(第2頁)
“都別想那麼多,至少我的付出是有回報的。”
有些事不能多想,想多了就是自尋煩惱。
次日剛起床的辛寬見到了宮裡來的內侍,而後誠惶誠恐的跟著進了宮,一進宮門那些氣派宏偉的殿宇便讓他從心裡臣服,生不起半點異心。
到了皇帝跟前更是跪著不敢抬頭,皇帝道:“起來說話。”
“謝皇上。”
誠惶誠恐起身,要不是最近多見了幾位官員,還和徐大將軍一起吃了酒,此刻怕是要雙腿哆嗦。
皇帝抬眼,“你給朕說說淮江鹽商的情況。”
辛寬躬身應答,“回皇上的話,淮江有排的上號的鹽商九家,分別是隆德興姚家、天成德楊家、正興德黃家、運昌號張家、德勝號韓家、金勝號劉家,長平號吳家,吉昌得魏家,以及草民所在的恆泰昌辛家。”
“鹽業商會以姚家為首,主要經營有淮鹽和西北鹽兩種,其中......”
辛家在淮江多年,自然對當地的鹽商極其瞭解,都是些老對頭了,誰家那點狗屁倒灶的事能瞞的過誰?
皇帝問了一個關鍵問題,“在淮江的鹽業商會里,鹽商們一年大概能賺多少銀子?”
辛寬拱手,“這和本錢多寡息息相關,得益於皇上英明神武,天下多年太平,商戶們手裡也有了更多的餘錢,多的一年利潤七八百萬兩,少的也有幾十萬兩,去年淮江鹽商均利潤一百五十萬兩。”
知道鹽商有錢,但沒想到鹽商這麼有錢,即便是皇帝也在心裡悄悄倒吸一口涼氣,那些鹽商富貴的讓他眼紅。
但也曉得那些鹽商是朝廷的錢袋子,他輕易不會去動那些人,只認為唐綱此番去籌措一百萬兩應該是非常輕鬆的事。
或許兩百萬兩也不是難事,可惜現在加價不合適了,希望唐綱能將差事完成的出色些,多帶些回來。
“你現在的糖買賣如何了?”
明顯聽出皇帝言語當中的愉悅放鬆,辛寬扯出笑來,“原本也是小打小鬧,得了徐達將軍這個大主顧後便好起來了。”
皇帝笑了起來,就喜歡這種坦蕩的商人,“徐大將軍要的量不小,你可別斷了他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