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象棋中進退之道
象棋弈修大象無形第一二六章象棋中進退之道
象棋,也是軍事的鏡像遊戲,在開局中局階段高手對弈中經常看到一些寧死不退的棋,例如盤河馬受到攻擊沒有後退,而是尋找其它方式對弈,或對攻,或搶走其它子力前進。還有子力受到攻擊時候,面對即將到來的丟子,沒有選擇撤退而是寧死不退。象棋中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退?有時候寧死不退,進退真的這麼重要嗎?
世民嗚咽道:“兵以義動,有進無退,進即生,退即死,怎得不哭。”淵復問何為致死?世民道:“大人試想!行軍全仗銳氣,一旦退還,銳氣消滅,大家潰散,敵人得乘我後路,追擊過來,我已瓦解土崩,如何對仗?豈不是束手待斃麼?
唐太宗指出一種特殊情形下的進退之別,進即生,退即死!雖然象棋中沒有這麼嚴重但是進即生退即死也代表了一定程度上的意義。進與退,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局勢變化。原地不動是不變,退一步,再回來就是兩步棋。與與進一步比較,在步數上差的是兩三步。退回一步,回到原位兩步,再進一步,是三步。勢由子力的物質方面多少,位置的優劣空間方面和時間上距離將軍部署的完成需要的步數等方面組成,一進一退步數有可能差到三步,這樣子力受到攻擊時候後退雖然能夠保存子力,物質方面沒有損失,但時間上步數上虧損過多,與整體局勢不利。有時候,如果失去的子力與得到的三步棋進行比較,如果多出三步棋能夠更好將軍,利於全局,那麼此時就應該有進無退,退雖然保持了子力,對於單個子力來說是活了,但對於全局來說卻是死了。進,雖然不再顧及個別子力使子力丟失,但對全局來說卻是活,爭取到全局主動,盤活了整個局勢。
上面主要涉及到開局的進退,這裡沒有舉例。在中殘局也有進退之說,進入敵境難免會受到對方反擊,那麼受到反擊是否就應該撤退呢?這個根據具體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有時候則應該死戰不退,此時若出現怯戰後退則遺失戰機,甚至可能局面反轉,試看一例,切身感悟。
(126.01)
局面分析:大子數量相同,兵卒上,黑方多兩個卒。從形勢或單稱“勢”上講,勢分為遠勢和“近”勢。多子屬於物質優勢,而這種優勢一般在“遠”勢上體系,即從未來看是優勢,尤其是未過河的兵卒,只要對方具有殲滅我方將帥的實力,那麼這種遠勢發揮不發揮作用還在兩說之間。如果對方在發揮作用之前拿下我方,那麼這種物質優勢就沒有發揮作用,也就沒有大用。如果單從物質上判斷得出黑方略優的話,那麼屬於局勢誤判。沒有考慮子力運行到什麼地步,沒有考慮勢在時間上的因素。“近”勢是指當前局面就能夠發揮作用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