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陳金VS林施棟,新生代的最強對練!(第2頁)
更何況,打了這麼多年的比賽,就算身體素質再好,必然也有不少的傷病。
舊傷復發,臨時退賽,實屬正常。
只要對手不退役,以後自有賽場相逢的機會。
“誒~”
張嘉豪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眼前一亮,“奧恰洛夫退賽了,金哥不就輪空了?可以直接晉級第二輪了?”
“想什麼呢。”
李謙道,“主辦方決定,奧恰洛夫退賽,臺灣省省隊的莊智淵遞補。”
“所以說,陳金你第一輪的對手,從奧恰洛夫,變成了莊智淵。”
陳金目光微沉:“莊智淵?”
若非資深乒絲,或許對這位臺灣省老將不甚瞭解。
莊智淵初出茅廬時,與國乒的王浩、德國的波爾,並稱乒壇三大新星。
更是最早一批將反手擰拉引入體系運用的運動員,素有“反手擰拉之王”的稱號。
而如今的臺灣省隊,譬如林昀儒、黃彥誠等人,無不擅長反手擰拉,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莊智淵開其風氣。
王浩退役十年,波爾也在巴黎奧運後,宣佈從此告別國際賽場。
當年的“乒壇三大新星”,便只剩莊智淵一人,把老將的熱愛和堅持,固執地留在了賽場。
“莊智淵我熟,我曾經跟他打過幾場比賽。”
李謙一邊挑選早餐,一邊說道,“反手擰拉,確實很強。”
“而且,銜接嚴密,速度很快。”
“但他現在畢竟是四十多歲的老將了,速度再快,也快不過你們這些年輕人,所以完全不用擔心。”
實際上,對手更換,陳金的內心毫無波動。
反正,無論對手是誰,只要站在自己對面,幹就完事了。
吃完早餐。
大廳集合,前往球館。
距離正式比賽,只剩最後一天。
上午照舊訓練。
但下午,在王浩和馬林的帶領之下,眾人再次來到賽場,提前適應比賽場地。
像這樣的大賽,高手較量,毫釐必爭。
光線明暗、空調風向、場地大小……每個細節,或許都能在關鍵的時候,影響比賽的結果。
因此,不能絲毫懈怠。
尤其對陳金而言,還有個更大的影響因素。
——現場觀眾。
利馬常規挑戰賽的觀眾不多,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澳門冠軍賽不一樣。
現場觀眾,幾乎座無虛席。
特別是在跟那些明星運動員比賽時,粉絲捧場,魔音灌耳。
對手的心態,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干擾。
諸如其他參賽選手,大賽經驗豐富,早已習慣。
而且,對於現場的噪音干擾,還有過專門的針對性訓練。
基本上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可陳金不同。
第一次參加這種級別的比賽,又沒有受過噪音干擾訓練。
現場對他來說,絕對是一大考驗。
站在賽場,環顧四周。
穹頂上方的無影燈光,早已將偌大的場館照亮。
一排排如鱗次櫛比的座位,將賽場團團包圍,給人一種四面楚歌的壓迫感。
“呼~”
人生第一次,陳金難免緊張。
“放鬆些。”
身旁的林施棟低聲道,“我第一次參加這種比賽的時候,也跟你現在一樣緊張,手腳冰涼。”
“不過,打了一次之後,特別是贏了以後,我徹底喜歡上了這種感覺,真的很爽,會讓人上癮。”
說著,抬眼環視四周,彷彿已經感受
到了觀眾的鼓掌和歡呼。
“謝了。”
陳金微笑,低聲道,“我能想象得到那種感覺。”
“想象是想象不到的。”
林施棟衝他一笑,“你得去親身體驗。”
“好!”
此時。
兩人一組,正在排隊,以適應比賽場地。
王浩特意將陳金和林施棟兩人安排成了同一對練。
看著場上中遠臺對拉練球的王褚欽和林高源,王浩不動聲色,看似隨意如閒庭信步,走到陳金的身邊。
“緊張不?”
王浩笑著問道。
“有點。”
陳金如實道。
“第一次,很正常。”
王浩指著觀眾席,“到了明天,比賽正式開始,這裡將是人擠人人挨人人滿為患,到時候更緊張。”
聞言。
陳金心頭微動:“那有沒有什麼緩解緊張的辦法呢?”
“我以前打比賽的時候,有個小小的經驗,你可以借鑑一下。”
王浩道,“不要去看觀眾,看天花板或者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