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庭 作品

12 我們的教練是個天才!(第2頁)

 還有像馬丁·羅蘭德。

 今年24歲的愛爾蘭中場早在18歲時,就已經為布倫特福德一線隊出場了。

 19歲就在英乙踢主力,而且處子賽季就表現得非常搶眼。

 可少年成名後,隨之而來的是頻繁的傷病,再加上布倫特福德的帥位頻繁更迭,導致他在過去兩個賽季的表現每況愈下,甚至開始踢不上主力,淪為替補。

 單純從實力上看,馬丁·羅蘭德是目前貝斯沃特中國人裡最全面最出色的。

 攻守兼備不說,尤其是那一腳傳球和任意球,非常驚豔。

 還有像中衛羅傑·約翰森。

 這名20歲的英格蘭中衛身高1米91,非常強壯,防守能力也是相當出色。

 對於楊誠來說,除了腳下技術糙了一些,羅傑·約翰森作為一名中衛,真的沒短板。

 但出道於低級別的弱旅威科姆,被楊誠給搶先截胡了。

 所以,楊誠非常清楚,這些球員一旦訓練好了,整合出來,能夠發揮出來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而提高訓練水平,加強身體條件,這是提升球員表現的關鍵因素。

 讓球員們感到新鮮的是,楊誠和教練組的訓練並不是單純的體能訓練,更不是簡單的跑步。

 絕大部分都是有球訓練。

 而且很多都是基礎性訓練。

 起初,球員們都感到很奇怪,覺得這種基礎訓練沒什麼意義。

 雖說是英乙球員,可他們的基本功都很紮實。

 等到真正開始訓練,要貫徹執行楊誠的要求時,他們就意識到問題了。

 例如,楊誠要求他們必須要跑起來,不能站著接球。

 這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楊誠要求所有球員的接球距離必須控制在10-15米之間。

 低於10米或超出15米,他都會點名批評。

 這就讓球員感到非常不適應,很混亂。

 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很難去控制這種距離。

 就算他們控制好距離,接到球后,又必須一腳出球,絕不能讓球在腳底下逗留。

 往哪兒傳?

 怎麼傳?

 所有的球員都是一團亂。

 首堂訓練課的場面亂得那叫一個不忍直視。

 而且,球員的消耗還非常大。

 精神時刻處在高度緊張的壓力之下,體能消耗可想而知。

 但楊誠在下午、次日、第三天……

 依舊還是這麼練。

 一直到第4天,球員們開始有些熟悉這種訓練要求時,楊誠才開了第一堂戰術課。

 “首先,我告訴你們,為什麼會要求在10-15米?”

 經過了4天的苦練,球員們對這位23歲的主教練,同時又是俱樂部的小老闆,已然生出了敬畏之心。

 主教練有沒有料,球員是感受最深的。

 楊誠雖然年輕,但他是真的有東西的。

 而且非常高明。

 他應該就是布萊恩·基德所說的,天才!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在一場足球比賽裡,面對高壓緊逼的防守,職業球員在10-15米的傳球誤差是最小的,成功率是最高的。”

 “小於10米,太擁擠了,反而不利於傳球;大於15米,傳球誤差和失誤率會大幅提升。”

 所有的球員自己琢磨了一下,尤其是回憶過去這4天的訓練,還真就是這麼一回事。

 “距離保持在10-15米,這要練成一種本能,以後不管是在訓練,還是在比賽裡,你們都要時刻提醒自己,小於10米就跑開,多於15米就拉近。”

 球員們明白了,紛紛點頭。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你們會亂?”

 楊誠依舊沒有給球員回答的機會,而是自己揭曉答案。

 “因為你們都不帶腦子。”

 “你們以前所在的球隊是怎麼訓練,怎麼比賽的,我不清楚,也不關心,現在來到我們貝斯沃特中國人,那你們就必須要適應我的要求。”

 “帶著腦子上球場,要積極思考,要隨時隨地去分析比賽局勢,去觀察隊友和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