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上的拖鞋 作品

第159章 我的爺爺是敗家子(第3頁)

 “這是瑪瑙的。”

 “來,你把它翻個面我看看。”

 “不錯啊,東西是老的,而且還真有用。”

 何濤指了指自己額頭的位置說:

 “這玩意兒叫帽正,鑲在帽子上,戴好以後就在我手指的這個位置。”

 “單純的一個裝飾物,你這是件清晚期的,估計是哪個財主用的。”

 “哦,那對上了。”寶友好像想通了什麼問題,解釋說:“這個是我太爺爺那一輩傳下來的東西,我們家以前出過大官。”

 “大官?知道是幾品嗎?”

 “應該是五品吧。”

 “五品用這種品質的瑪瑙,寶友,那你太爺爺是個清官啊。”

 【五品怎麼也得用個帝王綠的翡翠吧?】

 【帽正和官職沒關係的,都是私下戴著好看就行】

 【這就像省裡的領導回老家,開了輛比亞迪秦,和普通人比不算窮,但肯定也不算有錢】

 【祖上是清官,這對後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聽到何濤說的話,寶友突然笑了一下,擺擺手說:

 “我太爺爺他絕對不是什麼清官。”

 “我們家以前可是縣裡最大的地主,後來……”

 “後來的事就不用說了。”何濤趕緊打斷寶友,提醒他:“咱們直播間勿談國事,你都這麼說了,什麼下場我們能想到的。”

 “只能說你們家能傳承下來,已經可以偷著樂了。”

 “哈哈哈,說的也是。”寶友說話間,又拿出一個鐵盒子。

 盒子裡裝的都是些小飾物,有官帽的帽頂、點翠的髮簪、和田玉的帽花、瑪瑙的吊墜……

 何濤沒磨嘰,挨個幫忙分析定價,年代都在光緒到近代,普遍價值在大幾百塊到一千塊左右的樣子。

 現在屬於民俗、雜項類的古董。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寶友的太爺爺,確實不像個乾淨的人。

 “老師,你剛才說的這個帽花,800塊是吧?”

 “對,這種手工雕刻的老東西,七八百,都挺好賣的。”

 “唉……”寶友突然嘆了口氣:“就這種品相的東西,我爸說,在我爺爺二十多歲的時候,賣了整整兩竹簍。”

 “估計得有幾十萬了吧?”

 “他賣了幹嘛?”何濤疑惑的問道。

 “不知道啊,反正全花了,錢一點兒沒剩下。”

 【沒事,就算當時不賣,後來也剩不下來】

 【你太爺爺運氣好啊,要不然後來要遭老罪了】

 【估計是近代最後的那幾年賣的,那時候確實很窮,變賣家產很正常】

 【都是你太爺爺搜刮上來的民脂民膏,你還心疼上了?】

 【附近的鄉親被你們家魚肉了多少年,給你剩了點東西就偷著樂吧!】

 “寶友,你跟我說實話,餘華老師是不是觀察了你爺爺半年,才寫出的《活著》啊?”

 “你爺爺的劇情怎麼跟福貴那麼像呢?”

 “我也覺得!”寶友贊同的說道:“何老師,你說我要不要找餘華老師索要版權費?就說是你說的。”

 “嗯?你滾犢子。”

 “哈哈哈,我以前帶我爸看《福貴》的時候,他就總跟我念叨,我爺爺以前也是這麼敗家的。”

 寶友把小飾物一塊一塊的放回了盒子裡,蓋好蓋子以後,突然問道:

 “何老師,那這些東西找誰能賣掉啊?”

 “明年打算結婚了,我想看這些東西,能不能湊一套縣城的首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