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勇者 作品

第93章 和當地民眾‘打成一片’的鬼子駐軍

 隨著第212師的不斷出擊,參與三股圍攻的鬼子部隊不斷遭受打擊,大量像古井二郎這樣的俘虜產生了。

 這種情況為新成立的直屬於張弛的情報處帶來了豐富的情報資源。

 在這些俘虜中,除了那些與本次戰役直接相關的軍事信息外,情報處還通過‘大記憶恢復術’收集到了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日常細節。

 例如:扶桑部隊的日常訓練強度如何?實彈射擊每月幾發?幾日一操?

 扶桑本島的狀況怎麼樣?‘米騷動’還在持續嗎?

 勃固部隊駐紮地附近的物資補給是否充足?

 這些看似平凡的瑣碎情報中,卻隱藏著至關重要的線索。

 而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兩個發現是:第一,鬼子士兵的伙食極差,大米供給量嚴重不足;第二,軍中新兵的比例大幅上升,尤其是學生兵。

 這兩點透露出的信息十分關鍵——扶桑的戰爭潛力正在迅速衰竭,鬼子的日子長不了。

 糧食短缺意味著其自然資源已經無法維持前線部隊的基本需求,而大量徵召學生入伍則是人力資源枯竭的另一個明證。

 要知道學生才是一個民族的未來,鬼子瘋狂的徵召學生入伍意味著鬼子已經開始窮途末路,放棄未來只圖現在了。(44、45年開始連文科大學生都被抓入伍去開神風飛機了)

 其中最引起大家關注的就是以下兩點——‘伙食非常差,大米的量很少’,‘新兵很多,尤其以學生居多’。

 對於張弛這樣的穿越者來說,這些情報不過是印證了他對扶桑國內困境的判斷。

 但對大多數212師的指揮官和士兵而言,這卻是一針強心劑。

 儘管他們都抱有與鬼子奮戰到底的決心,但對於是否能夠取得最終勝利,他們心中仍有疑慮。

 現在,鬼子連學生都不得不拉上戰場的事實,不僅暴露了扶桑的虛弱,更為整個 212 師的士氣注入了一股新力量。

 -----

 只是,在勃固這樣以水稻為主要種植作物,能夠一年三熟的地區,為何古井二郎這樣的鬼子兵最終淪落到了連足量的大米都沒得吃的境地?

 這是因為扶桑大本營早已制定了嚴格的資源分配計劃:荷屬東印度負責提供石油、印支半島三國負責提供糧食、暹羅負責提供橡膠、而勃固則被指定為棉花的主要生產地。

 於是隨著扶桑佔領軍所推行的“軍事化農業”政策,勃固農民被強制命令挖掉地裡已經播種的水稻,改種棉花等經濟作物,以支持鬼子的戰爭機器。(大明王朝的改稻為桑?)

 而正是這一政策直接導致了本地糧食生產的崩潰。

 此時正值12月,勃固本應是雨季稻稻穀豐收的季節,然而鬼子控制的區域卻發生了大面積的糧食減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