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弘業帝的目光
距離朝廷規定正式派發鹽引的最後期限,僅剩短短半個月,楚昊深感壓力巨大。
大夏和以往朝廷一樣,將鹽類售賣緊緊抓在手中。
而弘業帝對私鹽販子的懲罰,與他對貪官的處置一樣嚴厲,一經發現,輕則殺頭,重則族滅。
因此,除了一些沒有牽掛的亡命之徒外,極少出現私鹽販售。
至於官鹽售賣,朝廷採取的是憑鹽引取鹽方式,每年九月二十日向鹽商派發鹽引,憑引取鹽。
按照規定,每引可從官方鹽場取鹽四百斤,折銀五兩。
可鹽商賣給百姓時,每斤至少提價三十文,由此可見,其中利潤之巨。
也因此,每年各地鹽商為了爭取更多鹽引,可謂手段盡出。
而負責此事的戶部司郎中,則無比頭痛。
畢竟,哪一個前來領取鹽引的,背後沒有可怕的靠山。
尤其是江南那些世家門閥,那才是最難料理的。
弘業帝雖然成功在江南立國,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江南各大世家在背後支持,哪能如此順利?
因此,弘業帝登基之後,世家弟子遍佈朝野,爭相分食勝利果實。
而大夏境內最大的一批鹽商,正是來自於那些世家大族。
這種情況下,試問哪個戶部司郎中敢得罪他們?
最難辦的是,無論鹽引份額如何分配,都難免引起這些世家的不滿。
結果歷任這個職位的官員,幾乎都沒有善終。
弘業三年,曾經有官員提出建議,提高鹽引售價,讓各大鹽商自行競爭。
可惜施行到中途,就不得不取消了。
沒辦法,不但鹽商們拒絕接受,就連百姓同樣怨聲載道。
鹽引提價,為了利潤,鹽商自然隨之提價,百姓們如何買得起?
結果就在那半年時間裡,私鹽販子空前驟增,弘業帝屠刀高舉,殺得人頭滾滾,最終取消了鹽價提價政策。
翻看往年賬冊檔案,楚昊對此心知肚明,頭疼無比。
不說地方官員,僅朝中六部,幾乎全部被各大世家把持。
事關民生大計的戶部尚書一職,還是弘業帝與世家達成妥協,方才勉強掌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