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求月票】(第2頁)
“好了,都起來吧,我還有正事跟你們商量!”
李承乾笑著擺了擺手,然後再次朝欲谷設道:“你們劫掠了頡利的汗帳,他有什麼反應?”
“回太子殿下,我們劫掠頡利汗帳的時候,他還沒有回來,不過,我們快要抵達朔方的時候,聽到一個消息,頡利對突利宣戰了!”
欲谷設笑著說道:“他應該以為,我是突利派過去劫掠他的!”
“呵!”
李承乾笑了:“這樣正好!他們鷸蚌相爭,我們漁翁得利!”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我們不參與他們的戰爭?”蘇定方皺眉問道。
李承乾有些好笑的看著他:“怎麼,蘇統領想參與進去?”
“不瞞太子殿下,那日放跑了頡利,我至今都寢食難安!”
“是啊太子殿下,我也想要參與這場戰爭!”
隨著蘇定方的話音落點,薛仁貴當即表達了自己的意願。
而一旁的欲谷設則若有所思的道:“就算我們參與這場戰爭,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雖然我們讓頡利損失了很多,但還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更何況,還有蠢蠢欲動的西突厥....”
“所以,要想徹底打敗頡利,還得皇帝陛下發動國戰。這樣一來,頡利麾下的部落,可能會因為懼怕唐朝,背叛頡利,從而消弱他的力量。另外,西突厥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
聽到欲谷設的分析,李承乾與蘇定方二人對視一眼,心中不由冒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怎麼得到他的?
這傢伙的軍事能力,也不容小覷啊!
“嗯,你說的不錯,此戰確實需要我父皇同意才行!”
李承乾點了點頭,又看了眼蘇定方二人,笑著安慰道:“你們也不用著急,我父皇肯定會同意的,你們都有機會活捉頡利!”
“真的嗎?那太好了!”
薛仁貴滿臉興奮的說道。
蘇定方也露出了一抹微笑。
就在這時,遠處忽地傳來一道稟報聲:“太子,陛下派人來傳旨了,霍國公讓臣通知您接旨!”
聽到這話,李承乾啞然一笑,旋即環顧三人,攤手道:“我就說吧,他肯定會同意的!”
“太子殿下英明!”
欲谷設笑著恭維了一句。
很快,李承乾就帶著他們去接旨了。
.......
與此同時,統萬城大將軍府。
柴紹,長孫無忌,薛萬均,薛萬徹,以及劉旻,劉蘭成,李元寶等人,全部匯聚一堂。
而負責宣旨的人,則面無表情地站在堂中,一言不發。
直到李淵從門外走進來,他才滿臉堆笑的迎上去行禮:“奴婢拜見太上皇!”
“無舌?”
李淵微微一愣,不禁有些古怪地道:“你怎麼來了?”
“回太上皇,奴婢是奉陛下之命,前來傳旨的!”
“我知道你是來傳旨的,我的意思是,怎麼是你來傳旨?”
“這....”
無舌遲疑了一下,旋即有些為難地道:“不是奴婢有意欺瞞太上皇,這是陛下的命令,奴婢也不清楚!”
“真不清楚,還假不清楚?”李淵眼睛一眯。
無舌滿臉惶恐:“是真不清楚啊太上皇,奴婢也是第一次跑這麼遠的地方來傳旨!”
“呵!”
李淵冷冷一笑,旋即意味深長的看了眼無舌後面的三個托盤,沉聲道:“三份聖旨,二郎此次的手筆,恐怕不小啊!”
“呃,這個....”
無舌尷尬的咧了咧嘴,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就在這時,門外忽地傳來一道通報聲:“太子殿下駕到!”
聽到這道稟報聲,無舌當即迎了上去,笑呵呵地道:“奴婢參見太子殿下!”
“咦,無舌,你怎麼來了?”
李承乾剛一進門就看到了無舌,不由滿臉詫異。
卻聽無舌笑著說道:“回太子殿下,奴婢是奉陛下之命,前來傳旨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
李承乾恍然點頭,而後也笑著提醒道:“如果我記得不錯,你好像已經升任內事省知事了吧?都已經是大臣了,以後別奴婢奴婢的自稱了,有損我大唐臣子的形象!”
“太子殿下....”
無舌聞言,心頭一暖,不禁感動得眼眶一紅。
這些年自己起早貪黑,兢兢業業,卻始終得不到進步,若非太子殿下幫助,自己到現在還是一個只知道伺候人的小太監。
官員們天天都在搞從諫如流,他們恨不得對皇帝,對皇帝身邊的人雞蛋裡挑骨頭,特別是魏徵那個傢伙,連一隻鳥都不放過。
自己小心翼翼,苦盡甘來,終於成了內廷最高的長官,但自己卻不敢太張揚,生怕陛下不喜,惹大臣彈劾。
所以,自己一直在外人面前保持謙卑,以奴婢自稱。
可誰又知道,自己心裡有多渴望被大臣們認同?
太監也是人,也會有虛榮心,也需要認同。
李承乾簡單的一句話,讓無舌差點淚崩,特別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為他正名,更是讓他全身毛孔都打開了一般。
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舒爽過。
“臣受教了,太子殿下!”
無舌又朝李承乾恭敬行了一禮。
眾人見狀,不由面面相覷。
卻聽李承乾笑道:“好了,別耽擱大家時間了,趕快宣旨吧!”
“諾!”
無舌躬身應諾,當即收斂情緒,回到廳堂中央。
緊接著,環顧了一圈眾人,拿起一份聖旨,朗聲念道:“大唐皇帝令:行軍道大總管長孫無忌,霍國公柴紹,夏州司馬劉蘭成接旨!”
“臣,長孫無忌,柴紹,劉蘭成,接旨!”
長孫無忌,柴紹,劉蘭成三人聞言,紛紛站了出來,對著聖旨躬身行禮。
卻聽無舌又接著念道:
“大唐皇帝制曰:行軍道大總管長孫無忌,平定梁師都,大敗突厥有功,朕心甚慰。但念此次有功之臣眾多,就不在朔方封賞有功之臣了。命,長孫無忌帶領所有功臣,包括東宮功臣,以及那五千降軍,返回長安,另行封賞。命,霍國公柴紹為夏州都督,命,劉蘭成為夏州刺史,協助柴紹處理夏州所有事務。貞觀二年,五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