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榴蓮 作品
第344章 什麼安南人,咱們現在是大明人(第3頁)
述。
據說,大明百姓正經歷一場土地稅的革新,皇帝陛下正竭力讓每個人都能減輕稅負,確保人人有飯吃,有衣穿。
還聽說,應天府附近的州縣,治安好到晚上都不用關門。
家家戶戶的糧倉裡,糧食快要溢出來了。
接近清化城時,這些人又聽說,大明朝正計劃讓所有未及弱冠的孩子都能進入學堂,朝廷出資出糧供孩子們唸書。
不強求金榜題名,但保證孩子們成人後能識文斷字,懂得算數。
更有消息說,這項政策貌似先在交趾道試行。
那說的不就是咱們這些大明交趾道的孩子嗎。
一瞬間,這些百姓心頭湧起了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
這是一種不遜於大明中原子民,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勝一籌的奇特自豪感。
剛才提問的那人連忙追問道:“將軍的意思是,我們也算大明人了?”
這個問題裡帶著幾分遲疑,還有些許憂慮,但眼神中盡是期待。
胖將軍用力頷首,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響亮地說。
“大家進城領了糧食,再到軍隊文書那兒登個記,從此就是大明朝一分子啦。”
這時,有人又發問:“咱們既然已是大明子民,能不能有幸見見太孫殿下呢?”
問完這話,他小心翼翼地瞅了瞅胖將軍。
“我們知道自己的身份卑微,沒敢想跑去應天府面謝皇帝陛下的洪恩。但太孫就在這裡,是他讓我們有了地種糧,有了房可住。”
“咱們交趾道的人講究知恩圖報,太孫是我們大恩人,得當面謝謝才行。”
安南人?
那是什麼?
我們現在就是大明人。
這問話的漢子年紀不大,頂多也就30出頭,眼裡那份真摯和感動卻是藏也藏不住。
胖將軍離得近,這一切瞧得清清楚楚。
交趾道的百姓啊,
他們開始自發地認為自己屬於大明交趾道了。
這實在是好事,
就像之前回來的那些流民,身份認同也在慢慢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