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榴蓮 作品

第249章 遴選諸王世子進大本堂(第3頁)

 “這麼說,禮部侍郎任亨泰此刻必定頭痛欲裂了吧。” 

 劉遠也低聲笑了起來:“聽說他本有意爭奪禮部尚書之位,這次被都察院問責,作為左侍郎的他,難逃責任,心中怕是怒火中燒,疲於應對御史們的

責難了。” 

 朱允熥回頭望向禮部衙門,吩咐道:“密切留意城內的一切動態,尤其是江陵山出現的那些人物。” 

 那些人圖謀掌控今科主考官的位置,眼下問責禮部不過是第一步。 

 待到朝堂上的議論與氛圍逐漸升溫,朱允熥深信,他們很快便會將矛頭指向任亨泰。 

 要讓任亨泰陷入無盡的訴訟之中,今年科舉會試的主考官人選才有望避開禮部的圈子。 

 朱允熥腦中靈光一閃,不禁惡意地想象起來。 

 要是能把劉三吾那些人聚一塊兒,當面甩出那個老掉牙的笑話,他們會是何種精彩的表情? 

 想當主考官,直接跟本宮說嗎。 

 你不說,我怎麼知道。 

 你說了,我才知道。 

 我知道了,才會給你啊 

 …… 

 一邊腹誹著,朱允熥已步入翰林院。 

 翰林院,大明最清貴的衙門,除了偶爾傳來低沉的誦讀聲和紙頁輕輕翻動的響動,四周靜謐不已。 

 剛踏入門檻,迎面便是一座至聖先師的雕像莊嚴矗立。 

 大大的耳朵,兩顆智慧齒透出幾分可愛,慈眉善目到讓後世弟子幾乎忘了他曾經的鋒芒與追求。 

 雕像背後,一棵蒼翠挺拔的古松巍然屹立,枝幹虯曲如龍騰虎躍,古樸雄渾。 

 傳聞這棵古松並非一開始就生長於此。 

 元朝統治者對中原儒家文化從未真正接納,直至朱元璋定都應天。 

 遍訪江南,才覓得此株最為繁茂的古松,並不惜重金將其移植至此。 

 僅僅一棵樹,卻產生了難以估量的政治影響。 

 彷彿隨著古松踏入應天城,江南民眾的心開始悄然變化,更多的士子被吸引,源源不斷地湧入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