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這就又天下大亂起來了?(第2頁)
張溫也屬於這一類人。
他的看法和朱元璋差不多。
心裡想著,大概是這位東宮三殿下,承繼了太子殿下的仁德愛民之心,如今有望走上天下至尊之位,少年意氣,或者說類似於新官上任三把火,迫不及待地就想做點什麼。
仁德愛民之心。
在張溫看來,這一點對於一位帝王來說十分重要。
歷朝歷代,大多亡於暴政——百姓但凡還能有一點活著的念想,都不至於到揭竿造反的地步。
他們這群人當年就是活不下去了,所以才有瞭如今的大明。
朱允熥這個出乎預料的舉動。
儘管魯莽意氣。
卻令張溫心裡多了幾分敬佩之意,也從心裡希望,這位東宮三殿下當真可以坐上那個位置。
所以他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了。
不過張溫始終覺得。
朱允熥心中或許已經自有了一番盤算。
一個能在呂氏手底下隱忍十數年的孩子,怎麼可能在這種緊要關頭上魯莽行事?他能把他們這群淮西勳貴蒐羅到這裡來,不可能不明白,這群人是他唯一的政治資本和依仗。
張溫此話一出,乾清宮內凝沉的氣氛瞬間緩和了不少——對日後大有裨益?如果這份裨益能彌補他們的損失,倒也不是不值得一聽。
因此,眾人的目光“刷”地一下又集中到了朱允熥身上。
朱允熥不經意地看了張溫一眼,心中覺得有趣,暗暗記下了這張面孔。
當然,現在不得不提出的矛盾提出來了,他當下最重要的是:解決這個矛盾。
面對眾人的目光。
朱允熥內心開始醞釀情緒,面上作出一副無奈為難的神色,嘆了一口氣,這才緩緩開口:
“其實,各位的顧慮,我心裡都是清楚的。”
“只是當下的處境,各位叔伯公心也明白。”
“有諸位在朝堂上說話,當然都是很有分量的,可這朝堂上能說話的,不止咱們淮西一
脈。”
“在允熥心裡,咱們都是自家人,心裡肯定是偏向於諸位叔伯公的,可我卻不能在外表現出這種偏頗。”
“否則就會成為那些文人攻擊的藉口。”
“諸位也知道,要想在龍椅上坐穩,我的處境還十分艱難。大局未定,提出此事,允熥也是不得已的。只是咱自家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覺得這件事情得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