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起肉肉 作品

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

 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

 在新任宰相崔仁師加入夥伴以後,李明這一行就低調不起來了。

 漫長的隨行隊伍,豪華的護衛排場,一路走走停停。

 就這麼晃盪到長安時,已是四月中旬。

 要不是李明催著上班要遲到了,老崔還能在路上多“視察民情”幾日。

 按照規矩,出差遠行的官員們在回京述職前,要先向朝廷派出使者,通報一聲“我們取經回來了”。

 因此,當李明一行來到長安城外時,朝廷已經得到了消息。

 官僚們在城外已經搭臺唱戲,擺開陣仗,為凱旋還朝的遼東節度使接風了。

 “祭臺,酒席……喝,連編鐘和樂人都搬出來了,還整整三架編鐘,這玩意兒可不好拿啊。

 “怎麼,要為我演奏一曲節度使破陣樂嗎?”

 李明一手託著腦袋,興趣缺缺地說著。

 “不好好在官署履職,倒是跑到城門外吃席來了,這些官員應該記曠工,年度考核扣分。”

 吏部尚書侯君集似笑非笑地說道。

 在遼東呆久了,他也開始看不慣這種沒有效率的形式主義了。

 同時,他心裡又隱隱覺得,這接風的大陣仗好像有哪裡不對勁。

 但又具體說不出來什麼,畢竟他不是禮部尚書。

 還是老世家崔仁師看出了貓膩:

 “親王同諸侯,按周禮,天子用三架編鐘,諸侯二架。且為諸侯接風,不用禮樂。這禮儀,恐怕逾制了吧?”

 被宰相這麼一提點,侯君集終於發現了潛意識裡覺得不對勁的地方:

 “當陛下還是秦王時,淺水原之戰與虎牢關之戰凱旋迴京,也沒有動用編鐘……”

 “禮部尚書不在,怎麼朝廷的禮樂就亂套了。”崔仁師對這不合乎周禮的疏忽感到很不屑。

 順帶一提,禮部尚書李道宗因故,滯留在長城以北的定襄城半年了。

 和歸順的突厥貴族阿史那思摩——獲陛下御賜李姓,改名李思摩——混在一起。

 九成宮事件後,李世民便讓有心迴歸草原的突厥人北渡黃河,以李思摩為首領,以定襄城牙帳,牽制北方虎視眈眈的薛延陀。

 李明一開始對這種自割國土、讓突厥人復國的騷操作感到很不解。

 親自在遼東體驗了一把ping值高達一個多月的操作以後,他懂了。

 而李世民的這招驅虎吞狼策略,成效也很明顯。

 薛延陀的鐵勒諸部立刻應激了,和突厥人幹了起來。

 以理服人的禮部尚書便奉陛下之命,用物理手段,給不懂待客之禮的鐵勒蠻子也講講大唐的禮法。

 而由於禮部尚書的缺失,反而讓大唐內部不講禮了……

 嗎?

 侯君集對崔仁師的善意解釋並不認同,小聲提醒李明道:

 “怕不是朝中有人給殿下做的局。

 “殿下若是欣然接受,他們就有理由上奏您逾矩不敬了。”

 就算沒有看過《雍正王朝》,但在朝廷中樞混久了,該有的政治敏感性,吏部尚書老侯是一點也不缺的。

 而李明更是感到腦殼痛:

 好傢伙,真把我當老十四胤明瞭是吧?

 還沒到長安就給老子來一個下馬威,挖坑埋雷炸老子?

 難道果真如長孫延所說,太極宮是蟲豸的巢穴嗎?

 “竟有如此之事,在接風迎接的禮儀上都能設下陷阱?”

 聽了侯君集的警告,崔仁師也嚇傻了。

 李明殿下所遭遇的宮廷鬥爭,原來都是這麼高端、這麼尖銳、這麼兇險的嗎?

 遠道而來舟車勞頓,一個細節不注意,直接一頂“僭越”的大帽子就扣上來了。

 “這該如何是好?”老崔一下子沒了主心骨。

 出身鐘鳴鼎食之家,崔仁師的為政水平是有的,心腸也很軟。

 但缺點就是太軟了,遇上大事沒有主見。

 侯君集果斷地說:

 “我這就讓尉遲循毓前去,讓那些糊塗官僚把這儀仗全部撤走。

 “同時把參與的官員名單都記下來,出了這麼大紕漏,年底考核全部扣分。”

 李明思考了一會兒,卻輕巧地擺了擺手:

 “無妨,人家好不容易搭起的臺子,我不上去唱倆嗓子,豈不是不解風情?”

 崔仁師還想說什麼,見侯君集微微搖頭,便只能閉上嘴。

 侯君集也不知道李明在打什麼主意。

 但他相信,這小東西應是想到了更好的破局之法。

 …………

 接風宴的操刀手是太子左庶子、中書侍郎杜正倫。

 此外,韋貴妃的堂兄韋整、禮部侍郎令狐德棻、以及岑文本劉洎二人組等,皆參與其中。

 可謂眾正盈朝,成分極其複雜。

 而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削削李明的氣焰。

 讓那整日與遼東山賊和河北田舍郎廝混的乳臭兒知道,京城的爺才是爺。

 “哎呀你們真是太客氣了。”

 李明大大咧咧地下馬車,安然地享受著禮樂待遇。

 幾人心裡一喜:果然中計!

 野孩子果然不知禮,被坑活該。

 杜正倫面露喜色,立刻向左右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