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第2頁)
諷刺的是,這一回高句麗的角色顛倒,成了“大隋”的鏡像。
“一國之主的一念之差,竟能招致國破家亡、社稷淪喪……”
李明在心中銘記著大隋和高句麗國主的經驗教訓,以後大概用得到,接著詢問:
“新任敵酋淵蓋蘇文,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性愚蠢貪婪。”吳大娘毫不客氣地點評道:
“在弒君篡位之前,高句麗國內許多人、甚至他自己部落的人,都對他很不爽。”
吳大娘看人還是比較準的。
尉遲循毓補充一句道:
“眾人不服淵蓋蘇文這個攝政王,這也是高句麗內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能說,崔氏傳授的儒家思想,高句麗莽夫確實學了,但又沒完全學。
只會了一點皮毛,知道清君側。
卻沒有這個仁德和能力擺平國內的反對勢力,結果搞得一身騷。
“外部有堅實的城牆防線,難以用強力攻破。
“但內部矛盾重重,人心不齊……”
李明忽然覺得這劇本有點眼熟。
拋開力量對比不談,這不就像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解體老大哥嗎?
有了!
李明腦子裡大概生成了一個輕鬆滅亡高句麗的辦法。
在唐朝,滅國都是很單純的。
看誰不爽,要麼忍著,要麼幹就完了。
但是被現代文明玷汙的李明,那會的花花活兒就多了。
他完全可以從未來的“歷史”中汲取力量,復刻行業成功經驗,對標業內優秀案例。
給淳樸的公元七世紀一點小小的二十一世紀震撼。
比如,對付像雞蛋一樣,外部死硬而內部稀碎的高句麗,他就可以簡單套用四字公式:
“和平演變。”
當念出這四個字的時候,李明隱隱覺得,自己抓住了速通高句麗的通關密碼。
他看向身邊這幾個戰俘的目光,瞬間柔和了起來。
這些潤人,或許是一勞永逸解決高句麗的關鍵……
“平州耕地有限,在新一批荒地開墾出來之前,你們恐怕分不到什麼土地。”李明直白地說。
戰俘立刻表忠心:
“不要地,當奴隸也願意……”
只要能成為榮譽大唐人,逃離一團混沌的高句麗,讓他們做牛做馬也樂意啊!哪敢奢求什麼土地?
李明擺擺手:
“我們平州取消了三六九等,沒有什麼奴隸了。
“不過,你們的生計問題也必須解決。”
在戰俘及其家屬忐忑的目光中,李明抱著胳膊假裝苦惱著,最後徐徐說道:
“這樣吧,你們先好好學習漢語,不但要會說,更要會寫。
“這段時間,口糧照發,保你們全家衣食無憂。”
戰俘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高句麗國內,讀寫漢字可是貴族的特權。
絕大多數平頭老百姓,都是連自己名字也不會寫的文盲。
而他們身為戰俘,卻能讀書認字?
而且這不是特權,而是工作?
也就是說,他們一邊享受著過去貴族的特權,一邊還能拿錢?
這是什麼西天極樂?!
戰俘們感激涕零,又誠惶誠恐,恨不得跳下馬來,給活菩薩咚咚磕頭。不然這米飯他們自己吃著都不踏實。
就在幾人彈冠相慶的時候,李明向尉遲循毓招招手,小聲吩咐:
“這些人以後就跟著你了。
“你帶他們多學、多看、多轉轉,讓他們感受一下大唐積極向上的氣象,發自內心地認同我們。”
尉遲循毓有些不解:
“明哥,這是……”
“下一步對付高句麗的戰略,他們幾個是關鍵。”李明低聲道,沒有說得太細。
經過一段時間地下戰線的鍛鍊,尉遲循毓學會了“少猜領導意圖、完成領導任務”的精髓。
他立刻一改嘻嘻哈哈的態度,嚴肅地點頭:
“我知道了。”
…………
李明一行回到了五里鄉,就在大道口,碰見了一支奇特的騎兵。
他們都身穿唐甲,不過時至今日,盔甲已經失去了敵我識別的作用。
要辨明敵我,首先要看髮型。
嗯……看不清發型。
因為這幫慫包都戴著頭盔。
好罕見啊,這是什麼品種的騎兵?
“他們是誰?這條路上安排了演習嗎?戴頭盔是模仿哪個部落?”
李明眨著好奇的大眼睛,抬頭問抱著他騎馬的侯君集。
侯君集壓住想要抽搐的嘴角:
“有沒有一種可能,頭盔和盔甲其實是一套的?”
“哦,對哦。”李明恍然大悟,旋即目光一凝:
“那他們是誰?”
侯君集沒有回答,眉頭緊鎖地注視著前方,下意識地放慢了隊列行進的速度。
只見那支陌生的騎兵隊伍之中,一名大將一躍而出,橫刀立馬向李明一行大喝:
“我乃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世績!”
李世績臥槽,是大唐的正規軍!……李明心裡咯噔。
他雖然覺得自己是大唐頭號大忠臣。
但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某些……不夠保守的做法,容易被眾豸成城的朝堂理解為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