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編 作品

第111章 連中三元

 《那山那人那狗》全篇不到一萬字,張旭兩天時間就形成初稿。 

 小說中沒有複雜的人和事、激烈的矛盾衝突,主打一個溫馨。 

 父子之情,郵遞員與山民之情,人與動物之情,人與自然之情。 

 張旭以其簡潔而深刻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幅溫馨的畫面,展現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美好情感。 

 在這部小說中,張旭沒有追求複雜的情節構造或是劇烈的情感衝突,而是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遞出一種淡淡的溫情和深刻的人文關懷。 

 在小說中,老郵遞員的形象代表了一種堅守和奉獻,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在崎嶇的山路上跋涉,將郵件送到每一個偏遠的山村。 

 他的兒子,作為新一代的郵遞員,接過了父親的擔子,繼續著這份平凡而偉大的工作。 

 父子之間的情感,雖然不言明,卻在共同的旅途中逐漸加深,展現了華國傳統文化中含蓄而深沉的親情。 

 小說中郵遞員與山民之間的互動,也展現了一種淳樸的人情味。 

 山民們對郵遞員的依賴和信任,郵遞員對山民的關懷和幫助,構成了一種深厚的情感紐帶。 

 而郵遞員與狗之間的友情,則更是增添了一抹溫馨和趣味,狗不僅是他旅途中的伴侶,更是他情感上的寄託。 

 在張旭的筆下,自然不再是背景,而是成為了一個有生命、有情感的存在。 

 山的巍峨、水的清澈、林的茂密,都與人物的情感緊密相連,形成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那山那人那狗》的初稿完成後,張旭將其交給了《洪巖》雜誌社的編輯們審閱。 

 馬榮和楊小凡等人讀過之後,都對這部作品讚不絕口。 

 “用詞簡練,描述到位,看了以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看完初稿,馬榮依然沉浸在小說溫馨的情感中。 

 楊小凡等幾個編輯也被小說中的溫情折服,“張旭,你這篇小說寫得太好了,真是讓人感動。”楊小凡感慨地說,“這種平淡中的溫情,比那些大起大落的情節更能打動人心。” 

 “是啊,現在文壇上太多作品追求刺激和衝突,卻忽略了這種日常生活中的真摯情感。”劉紹也點頭贊同,“你這篇小說,就像是一股清流,讓人耳目一新。” 

 聽了編輯們的讚揚,張旭笑了。 

 他寫這篇小說的初衷,就是想表達這種平凡生活中的溫暖和美好。 

 “謝謝大家的肯定,我也是有感而發。 

 在插隊的日子裡,我親眼見證了郵遞員們的艱辛和付出,他們的故事一直感動著我。” 

 張旭補充道。 

 《那山那人那狗》描寫的環境,就是武陵山區人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千百年來,人們在惡劣的環境中,練就了堅韌不拔的性格。 

 那裡的郵遞員們,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風雪交加的冬天,都始終堅持在崗位上,將每一份郵件準時送達。 

 他們的工作雖然平凡,但卻是山區人民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橋樑。 

 “這樣的作品,我們應該儘快發表,讓更多讀者看到。”馬榮建議道,“我建議我們可以用這期的頭條來刊登這篇小說。” 

 “對,我們應該好好宣傳一下,讓更多人知道張旭的這部新作。”楊小凡也興奮地說。 

 完成小說的寫作,出版的事情張旭不用操心,自有楊小凡、馬榮這些專業的編輯負責。 

 八千八百多字的小說,張旭收到八十八元稿費。 

 這些錢對他來說,雖然已經是九牛一毛,可意義畢竟不一樣。 

 “今天我請客,大家都要去,一個都不能少。” 

 拿到稿費,張旭就在編輯部辦公室裡發出邀請。 

 “張旭請客,咱們肯定都要到場。” 

 編輯們看著張旭慈祥的笑著。 

 《洪巖》編輯部,最年輕的編輯都已經四十幾歲,張旭在他們眼中,如同自家的孩子。 

 孩子有了出息,家長與有榮焉,怎麼可能不高興。 

 身為火鍋的發源地,此時市面上已經有個體火鍋店出現。 

 此時也沒裝修的概念,找一個人流較多的店面,擺上爐子和大鍋就可以經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