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編 作品
第91章 實習
《山路彎彎》電影劇本,張旭用了一個星期的業餘時間改編,終於最終成稿。
劇本每寫出一部分,郭楊亭就看一部分,對有疑問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和張旭探討。
這樣一來,不但節省了張旭改編時間。
整個過程,郭楊亭對《山路彎彎》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郭老師,總算可以交稿了。”
張旭在稿紙上寫上劇終兩個字,舒舒服服伸了個懶腰,對郭楊亭笑道,“這個劇本現在連分鏡頭都寫好了,只要你回去再補上分鏡頭畫面,馬上就可以開拍。”
“是啊,沒想到你動作快,懂的還多。”
郭楊亭拿起《山路彎彎》劇本,滿意的翻看著,“要是沒有你這個分鏡頭劇本,我回去至少要忙半個月時間。”
分鏡頭劇本說的直白點,就是把書面文字轉變成電影語言。
張旭在改編劇本的過程,郭楊亭直接參與,省下了後期再寫分鏡頭劇本的麻煩。
張旭直接吸取了郭楊亭的意見,把分鏡頭劇本按照他的導演理念寫了出來。
郭楊亭在這個基礎上,補上鏡頭畫面就可以了。
有了文字直接補畫面,可比什麼都沒有從零開始構思快的多。
幾天時間,張旭和郭楊亭成了忘年交,彼此因為一起改編《山路彎彎》,產生深厚的友誼。
“這次回去,我就開始選演員,等演員選好差不多也是明年二三月份,正好和劇本里的季節相吻合。”
“快的話,想要看到最後的成片,估計要八二年了。”
張旭算了一下時間,感慨道。
現在電影拍攝,多少有些精益求精的感覺,不像後世完全商業化運作,
從拍攝到宣發,整個過程都在尋找最恰當的商機。
這年頭電影還是計劃經濟式的統購統銷。
製片廠拍攝出來的電影以拷貝的形式賣給各地電影院,一個拷貝10500元。
但這錢是由中影公司按照每部電影100萬,先行墊付給製片廠。
也就是說如果一部電影賣不出95個拷貝,就要退錢給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