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編 作品

第78章 人生的路為何越走越窄

 9月20日。 

 五道營衚衕。 

 一大早張旭身著一身正裝,來到大會堂。 

 參加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頒獎大會。 

 上午九點,來自全國各地的獲獎作者,部分評委,《仁民文學》雜誌社工作人員。 

 聚集到大會堂燕京廳。 

 在眾多獲獎者中,有兩個人最引人矚目。 

 一位就是謝婉瑩先生,她的一篇短篇同樣獲得了優秀短篇小說獎。 

 另一位就是二十歲的張旭。 

 張旭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謙遜的按照工作人員的安排,完成各項活動。 

 頒獎結束後,所有人一起照了張合影。 

 隨後便開始自由交談時間。 

 張旭作為在場最年輕的作家,自然受到大家的關注。 

 來參加頒獎儀式的,文學界同行都主動上前與張旭交談。 

 “張旭,你的作品對農村研究的很深,期待你更多的佳作。”一位資深評委拍著他的肩膀說。 

 “謝謝前輩的鼓勵,我會不斷努力的。”張旭笑著答道。 

 “你就是《種包穀的老人》作者張旭?” 

 這時,一個戴著眼鏡,眼神犀利的中年人走到張旭身邊問道。 

 “我就是《種包穀的老人》的作者張旭,你是?” 

 “我叫王猛,是作協的。” 

 “王老師你好。” 

 張旭一下想起這位是誰,後世文化口的最高長官。 

 此時剛摘掉帽子,去年回到燕京作協工作。 

 “這次頒獎過後,《仁民文學》準備將大家的作品結集出版。 

 你的《種包穀的老人》在評審的時候,我仔細讀過,結集出版的話,有些涉及民族諺語的地方需要修改。” 

 聽到這裡,張旭立刻接話道:“王老師,需要修改的地方儘管告訴我。”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報紙刊登的新聞只會讓人們記住一時。 

 結集出版成冊才具有更長時間的記憶效應。 

 錦衣夜行可不是張旭風格。 

 《種包穀的老人》是反應西南地區農村生活的小說,裡面自然帶有很多具有當地風俗的民諺。 

 想要面向全國刊發,適當修改張旭還是贊同的。 

 “那好,我知道你在燕京大學讀書,最近兩天有空的話,來作協一趟,咱們抓緊修改好。” 

 王猛點了點頭,對張旭的態度非常滿意。 

 他欣賞張旭這種能夠虛心接受意見態度,“那我們就這麼定了,明天上午十點,你來作協找我。” 

 張旭答應了下來,隨後兩人又聊了幾句, 

 王猛說完和張旭握了握手,繼續找下一個獲獎者。 

 一上午的時間,張旭在這裡認識不少文學界的同行,留下不少聯繫方式。 

 同樣,也認識了不少期刊雜誌社的編輯,收到不少約稿邀請。 

 中午參加完作協組織的飯局,張旭騎著自行車往家走。 

 還沒到家門口,離的老遠,他就看到家門口門檻石上坐著一個人。 

 張旭迅速蹬了幾下,加快速度。 

 等他到了家門口,這才發現坐的人竟然是王衛國。 

 “王哥,你怎麼來了?” 

 王衛國的樣子有點像逃荒一樣,頭髮亂糟糟的,衣服破了個大口子。 

 “來改稿子,路上被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