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包子 作品

第二百七十章 三年有成(四)(第3頁)

 講武堂是洋務衙門培養人材的搖籃。

 除了操練武藝,這裡還教授國文,數學,天文,地理,兵法,軍器製造,機械原理,財經政治……總之,但凡是儒家大夫不讓學的東西,這裡全有。

 若問洋務衙門培養出了哪些人,喬銀,寧遠,丘小珍,祁小憐這些名字過於高大上;那麼方皓,楊樹這些骨幹,也足以讓年輕人趨之若鶩。

 喬銀在出洋之後,還將軍銜制帶回了大肅。服過軍役的人將擁有終身榮譽。

 兵役一般為五年,和講武堂學制匹配。

 新人入伍軍銜為列兵,服役一年後升上等兵,再服役兩年。這是義務兵階段。

 轉士官後,編入預備役,同時完成講武堂最後兩年學業。

 從講武堂畢業,一般人即可升為上士軍銜,不光有退伍費,還轉業安排工作。擁有軍銜的人和官員一樣,擁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其中優秀的畢業生,能授予“少領”軍銜,作為軍隊的貯備幹部培養,前途無量。

 泯南人口已超過兩千萬,源州人口接近三百萬。因此在蒙學成功運營之後,讓海軍兵源如此優越而充足,最普通的勤雜兵都是武士高手。

 ……

 “看,這就是今年新出版的課本。”

 路過學校的時候,郎先生正好買來了一套剛剛印刷完成的課本,交給喬銀。

 “好漂亮的課本!”

 喬銀坐在車座上,撫磨著課本精美的封面,聞到淡淡的油墨香味,心中不由得一陣喜愛。

 課本的印刷可不比報紙那樣廉價,從紙張到油墨都是上品,圖案美觀,字跡清晰。

 封面的銅板紙仿製於遊太沉船上的一部《天經》,是一種類似於陶瓷,用高嶺土加工而成的光滑而結實的紙。它非常適合做書本的封面,或者印刷地圖。

 課本的內容更是由諸多洋務理論大家,幕僚,還有開明紳士,基層幹部出謀劃策,將知識分門別類,彙編成卷。

 特別是地理,數學,製造這些學科,近幾年受到西洋機械,東洋產業,還有遊太造船圖紙的啟發,將許多新的知識研究驗算,補充進了大肅的課本中。

 從蒙學升到中學,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就開始複雜了。

 士大夫的學堂只收男孩,不教女孩。洋務學堂卻男孩女孩全有,你行你就上。

 士大夫講的是父子君臣,忠孝節義。洋務教的是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士大夫說兩小童辯日,地上的事整不明白還整天上的?

 洋務衙門卻已經測算出太陽和大地的距離,甚至大地的直徑都有了數據,只是還差最後一步的驗證而已。

 “等把新政完全安排妥當,我一定要進行一次環地航行!讓那些老貨統統閉嘴!”

 合上如此優秀的課本,喬銀不由得心潮澎湃。

 他已經能想象出,在不久的將來,新一代的年輕人將有許多新秀脫穎而出,而且必然會超過現在的成就!當下的許多觀點,或許會成為落伍的標記,成為社會再次進步的蹬腳石。

 抬眼望向窗外,喬銀的瞳孔中閃爍著如聖地一般的五彩光芒,彷彿宇宙星辰都印襯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