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5章 巡邏船,試點推廣(第2頁)

    第二則是操作難度大,速度快對操作軍士的要求就好,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否則容易發生碰撞。


    第三則是續航的問題了,蒸汽機體積沒有發生變化,船體縮小,速度就快了,原來百里需要千斤煤炭,現在可能只需要八百、甚至更少。


    但載重煤炭少了,總的航程肯定少了,一次性能不能走三百里都不好說。”


    “最快能多久能做出一艘?”


    “蒸汽機和造船的木板是現成的,熟練工匠也都在,如果不考慮遠洋航行,只是展示一下,三班倒五天就能做好。


    但展示完之後估計就會四處漏水,畢竟防水的捻縫和塗漆這兩道工序需要重複多次,現在催的這麼急,只能一次性到位暫時的湊合一下。”


    崇禎微微思索了幾息:“今天是正月二十五,離龍抬頭還有七天,時間來不及了,算了,你們盡力吧,做了能趕到月港是最好的,趕不到那就再說吧!”


    “臣盡力!”


    “好了,第二件事兒!”


    崇禎點了點頭看向畢自嚴:“畢愛卿,你將之前聊的和王愛卿說說吧!”


    “臣遵旨!”


    一旁一直沒有出聲的畢自嚴立刻回應,而後朝著王徵拱了拱手:“王院長,是這樣的……”


    一炷香的功夫,畢自嚴將修建連接各府城官道的目的和修建方式都講了一遍。


    王徵和熊文燦兩人聽得是目瞪口呆。


    一是皇帝對蒸汽機的構想,二是修建方式的構想,兩者皆是前瞻性,且前者的最主要的車輪問題皇帝都已經有了應對。


    雖然現在有海運和海貿,以及未來的三大運河,運輸不成問題。


    但只能在沿河而行,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河流的,從河流碼頭到目的地少則幾十裡,多則數百里都是可能的,那麼這種帶動數十輛馬車的蒸汽機是最好的選擇。


    但這種最好的就是運動補給的時候,諸如大戰的糧草和軍需的補給、大災賑災的補給等等。


    因為這些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消耗掉補給少則三成,多則能達到六七成,而運輸成本能達到總量的兩到四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