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祖傳的手藝啊(第2頁)
那會,大瑜同北涼戰亂不斷,邊疆百姓流離失所,不少人都逃到了蒼山縣這裡。
張氏回想的同時,悄咪咪的掃了 一眼年近四十,依舊膚白清秀隱約可見美人風姿的婆婆,心中不禁嘖嘆,老太太這位從邊疆逃難來的母親當年得是何等模樣 ,竟然跟著那粗獷的秦屠戶生出這麼標緻的閨女。
秦書感受到張氏那八卦的眼神,心中閃過一絲無語。
同時也是對那位早逝的老孃,表示感謝。
畢竟原主他爹生的確實很是...額...魁梧壯實吧。
老三許亭柏那骨架就跟他爹挺像的。
可見她那記憶中極度模糊的親孃得有多漂亮,這才將秦家的基因改良的這麼優秀。
而原主秦淑娘,一個屠戶之女,也有大部分原因因為這幅好樣貌這才入了許家的大門,嫁給了許則川這個十里八鄉人人惦記的俊童生。
見豆子挑的差不多了,秦書也懶得應付她們了,隨即起身,錘了錘痠痛的老腰,邊吩咐著,“等會豆子挑好了,你倆按我說的,先用水泡著。”
後又同張氏繼續道:“你等會讓老二把做豆腐的木架子再收拾收拾,弄乾淨些。”
張氏得了吩咐,趕忙點頭,“知道了娘,我跟當家的一定辦好這事。”
這可是婆婆祖傳的手藝,若是做的好了,對家裡可是一筆收入。
大房是讀書人,三房住在鏢局,老四還未成家,若是這豆腐真做好了,日後售賣還得靠她們二房兩個,故張氏對此事頗為上心。
秦書見此,頗為滿意的頷首。
一直默默不做聲的藍氏見秦書吩咐完,趕忙道:“娘,您先歇著,我一定同弟妹做好這事。”
秦書眸光微閃,但也沒有多說什麼,點了點頭,不理會妯娌二人之間的心思,轉身往屋裡走去。
這個家裡,大房一直是被偏寵的,藍氏身為長媳,從前並未盡到自己長媳的責任,但原主老太太覺得大兒媳出身好,所以偏疼了些,可她不是,都是許家的兒媳婦,自然要一視同仁,其次,這個家裡,若是一味偏袒一房,最後造成的局勢對他們可沒有好處,如今一碗水端平,慢慢扶持二房的地位跟大房一樣,互相制衡,她同許則川的威信,食物鏈頂端位置也可以一直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