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航天合作與陽電子炮(二合一)(第2頁)
“倒也不用完全重新設計,我們航天部有相關的技術積累。”
這種事情,能全讓陳澤的公司包攬了,那他們航天部還混個屁啊。
所以,新型航天飛機的設計,必須有他們的參與。
再說了。
他們也不是啥技術都沒有,國家近年來對航天事業的投入,讓航天部門有了不少成果。
不管是最近研究出來的物質投射器,還是早就已經試飛多次的無人亞軌道航天器,或者是之前進行太空救援的飛行太空艙,都是航天部下屬研究院的成果。
這些項目的成果,可能在技術層面上沒有陳澤的空天戰機技術強,可對於人類目前的航天科技來說,也都是頂尖技術,並且是有完整體系的頂尖技術。
就算是航天飛機,他們也不是沒研究過,只不過造價太貴,沒必要搞而已。
那個無人亞軌道飛行器,就是航天飛機的簡化版。
如果能夠吸收空天戰機的相關技術,並且對原本的技術進行升級。
新型航天飛機並不是很遙遠的事情。
這也是航天部提出新的登月計劃的原因,要是技術不成熟,拖個十年八年的造不出來,那不是扯淡嘛。
“啊……對對對,互相學習,合作共贏。”陳澤也反應過來了。
之前是他說錯話了。
要是什麼事情都讓他做了,豈不是顯得對方很呆,這種事情不能幹,費力還不討好。
談完了航天飛機的研發問題之後,航天部的大佬又說了一個新的項目。
太空生物圈。
這個生物圈技術,就沒那麼簡單了。
如果只是單純的進行表面功夫,搞一個能在太空中種菜的大棚,那很簡單就能搞出來,並且有完整的技術。
但要是搞一個真正的可循環生態系統,那面臨的問題可就多了。
光是一個循環問題,就能讓人頭禿。
並且這個循環,還分為內部自循環和外部干涉循環。
很明顯。
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想要讓生物圈達到自循環,那根本就不可能。
甚至連干涉性的循環都做不到。
他記得當年毛熊和鷹醬,都進行過相關的實驗,其中堅持時間最長的生物圈,也只堅持了兩個月就崩潰了。
不說動植物的自然循環問題。
光是氧氣、光照、微生物這三個關鍵要素,都達不到平衡。
“生物圈我知道,但這個項目,為啥不找農科院。”
陳澤是能拿出相關的生物圈技術,可是對外來說,他這裡並沒有相關的研究積累。
“生物圈的實驗,咱們國內也進行過研究,不過問題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農科院對於航天領域不是很瞭解。”
懂農業的不懂航天,懂航天的不懂農業,兩者都略懂的人又不懂物理。
所以說太空生物圈的問題,是一個很複雜的交叉學科,而且還是一個從未開闢過的領域。
航天部之所以把這個項目交給陳澤,主要是看到了陳澤公司在生命科學領域,在基因和遺傳領域的強悍實力。
漸凍症的治療,這段時間已經火出圈了,越是懂行的人才越明白,這裡面的技術含量有多高。
雖然生命科學與農業不一樣,但有這麼強悍的基因技術,想要研究植物的轉基因,也不是很困難。
目前航天部對於太空生物圈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甚至連生物圈出產的產品都不需要考慮食用。
他們只需要一個有簡單幹涉循環,不會輕易崩潰的太空生物圈就行了。
所以,他們表示可以讓陳澤使用轉基因等相關技術,只要植物能在外太空活著,對外界的干涉依賴越少越好。
“行,這個就交給我們公司吧,正好我的公司在這段時間對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員進行招聘,順便再招收一批農業專業的研究員也挺好。”
陳澤沒有打包票,只是表示會對這個領域進行研究。
成功肯定是會成功的。
但具體什麼時候把研究成果拿出來,那就要看陳澤的想法。
反正在月球基地建好之前,他肯定能拿出相關的技術來,不會讓月球種地成為空想。
陳澤跟大佬談好了大方向的問題,剩下的細節就需要下面的人去補充了。
不過那都是小問題。
中午。
陳澤留眾人在廠區食堂的小飯廳吃飯,然後又帶著他們參觀了一下旁邊深藍航天的生產和製造車間。
等大佬離開之後,剩下的人就開始跟陳澤公司的人員進行細節方面的拉扯。
陳澤沒有管這些事情。
他把底線訂好,把大體意思和方向告訴了公司的人員之後,就帶著馬院士去實驗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