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阿喬(第3頁)
話未落音,自己就朝另一個方向走了。
水喬幽想要將玉佩還給她,前面有幾位官差辦差回來。
有一人朝她這邊望了過來,水喬幽狀似巧合的將臉轉了個方向。
官差進了縣衙,她再看向找景言君,那個方向早就沒了後者的身影。
水喬幽拿著玉佩在原地站了一會,將玉佩收下,朝城西走去。
會友鏢局有一個老主顧,每三個月會請會友鏢局的人幫忙送一批番邦來的稀奇貨物到閔度城。
這家的鏢,每次都是廖雲崖自己親自來送。
水喬幽沒來過這兒,可有聽吳江說過地方。
按日子算,五日前廖雲崖應該就到了閔度城。
水喬幽在那家店對面不起眼的位置站了一炷香。
店裡客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生意正常,夥計和掌櫃都是笑容滿面。
由此可見,店裡供貨基本沒有問題。
會友鏢局,按時將貨物送到了。
那日楚默離願意給她一次機會,她想他應是不會牽連無辜的。
不過,猜想終是猜想。
今日得到確定,她才能徹底放下心來。
在大牢裡,水喬幽又編了個身份。
被關了近一個月,她因禍得福,得了一張新的戶籍。
確認會友鏢局未受自己連累,水喬幽離開了那裡,直接從西城門出了閔度城。
出了閔度城後,她一路東行,沿途未再見到林光的通緝令。
一個月後,她到了一座位處青淮兩國邊界的小鎮。
麻山鎮。
佛教自西域傳入,多年來在青國傳播並不理想。
青國境內,道觀要比佛寺多。
淮國與青國不同,淮國現任天子信佛,近年來淮國各地多了不少寺廟。
邊陲小鎮許是受了淮國風俗影響,也有不少人信佛。此地多山石,還沒進鎮,就有許多引人注意的石刻大佛,不少地方,還有工匠吊在半山腰鑿石刻像。
水喬幽在這裡停了下來,靠著在山中雕刻佛像為生,手上重新戴上了那串菩提珠。
江湖和她,不再有關係。
在山中雕刻佛像,枯燥乏味,水喬幽卻覺得很好。
她就住在山中,一個月最多進一次鎮子。
一座佛像還沒刻完,已是冬去春來。
水喬幽已經三個月沒出山,家裡存糧見底。見天氣漸好,她準備去趟鎮上採辦點口糧。
到了鎮上,買好東西,已是飯點。
水喬幽不善廚藝,獨居了這麼久,廚藝也沒什麼長進。
有時候做好了吃的,她自己都不是很想吃。
既然出來了,她打算墊飽肚子再回去。
許是因為地處邊陲,小鎮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不少。
水喬幽在街上找了一家生意不錯的攤位坐下,點了份麥飯和湯餅。
吃東西的時候,無意間聽到旁邊的客人閒聊。
江湖四大世家,要重新排名了。
兩旬之前,淮國有人發現丹河景家家主的女兒同雍國武冠侯世子有私情,便向淮國天子舉報景家有通敵叛國之嫌。
丹河景家不僅是江湖四大世家之首,還是淮國皇室宗親,景家多人在朝為官,家主的親弟弟手握淮國二十萬大軍兵權。
丹河景家,通敵叛國,不是小事。
此事當即就在淮國朝廷引起了劇烈震動。
好在淮國天子英明神武,沒有僅憑他人的一面之詞就給景家定罪。但為了安撫其他人,他將景家手裡的兵符暫時收走。
然而,景家被參後的第三日,雍國武冠侯遣人到了丹河景家,替自己的世子求娶景家家主的女兒。
消息傳至淮國國都上荊,流言喧囂塵上。
景家瞬間猶如羔羊,被架在燃燒的炭火之上。
更糟糕的是,十日之前,雍國天子準允朝廷內主戰派的提議,伐淮。並於當日,任命武冠侯為伐淮的三軍主帥,任驍勇善戰的武冠侯世子葉弦思為伐淮大軍前軍先鋒。
消息傳至上荊,淮國大臣紛紛請奏淮國天子,降罪景家。
淮國天子抵不住壓力,下令,景家在朝者,暫停職務,等候審查。景家一干人等,圈禁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