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浮生(第2頁)
她看著夙秋用鐵釺挑起玉笛,拿在手裡端詳。
再想往上看,意識潰散,整個人往前倒了下去。
夙秋將水喬幽的那根玉笛拿了回去。
時禮以為他是自己對它感興趣,沒有反對。
回去後,時禮稟報,“林光,死了。”
夙秋將玉笛給了楚默離過目。
楚默離看著玉笛,臉上神色沒有變化。
時禮繼續稟道:“逃出城的只有他一人,封常未和他在一起,暫時還沒找到。”
他們發現林光時,便只有他一人。直到林光身死,封常沒有出現過。
楚默離聽他說完整件事的經過,拿起玉笛,道:“不用找了。”
他們找了一日一夜都沒找到他們,平宣王即將出城時,她暴露了行蹤,被圍堵抓捕。
怎麼會有這種巧合。
“她根本就沒想過要出城。”
出城從來不是她的目的,她的目的是送封城出去。
現在,她的目的,十有八九已經達到了。
她居然用自己的命去保一個她說和她沒有交情的人的命。
一飯之恩?
她還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時禮看到林光的屍體,卻沒有見到封常,回想整件事的經過,回來的路上心中已有了些許猜測。
楚默離這麼一說,他當即理會了全意。
接連辦事失敗,時禮自愧,請求責罰。
楚默離沒看他,“現下還有事要辦,先暫且記著。”
時禮聞言,更加愧疚。
“謝公子。”
請完罪,見楚默離拿著林光的玉笛在看,詢問,“林光的屍體,如何處理?”
楚默離手上的青玉橫笛面對刀劈劍砍,上面沒有一絲缺口,看著不像普通的青玉。
楚默離乃青國皇子,自幼便見過不少玉石珠寶,手裡的這根笛子,用的是什麼玉,他一時卻看不出來。
他想起了前兩次見她時的場景,默了須臾,問道:“她是哪裡人?”
“原陽。”
“送回去吧。”
時禮不會對楚默離的吩咐有意見,“是。”
時禮正要下去讓人辦,楚默離將笛子遞給他,“還給她。”
時禮瞥向夙秋,夙秋對這根玉笛似乎很感興趣。
楚默離注意到,詢問夙秋,“你想要這根笛子?”
夙秋搖頭,他只是對它有點興趣。
他出聲解釋,“這不是一根普通的玉笛。”
時禮轉頭看向玉笛,它的確不普通,又能擋刀又能擋劍的玉他還是第一次見。
楚默離沒作聲,聽出還有後續,用眼神示意他繼續說。
夙秋看著笛子道:“相傳,大鄴最後一位大將軍水羲和有一樣隨身兵器,乃是一根青玉橫笛,可抵刀劍,堅不可摧,名曰‘浮生’。”
第一次聽說浮生時,夙秋很難相信這世上竟然還有可以抵擋刀劍的玉石,他便很想見識一下這樣兵器。
可惜,無法如願。
“水羲和死後,浮生便失去了蹤跡,應當是隨她埋葬在陵寢。”
昨日聽時禮說起林光用的武器的特點時,他就想到了浮生。
今日親自見識到它的神奇,他更加確認,林光的這根玉笛很有可能就是浮生。
他沒想到,昔日的心願今日實現了。
難道以前大家的猜測是錯的,它並沒有成為水羲和的陪葬品。
夙秋說的這個人,楚默離和時禮都知道。
大鄴允許女子做官,大鄴皇朝,曾經出過很多女官,水羲和就是其中一個。相對於其她女官來說,她最是有名。
畢竟能做到大將軍這個位置的女子,只此一人。
何況後來,她還被尊為帝師。
故而,大鄴大將軍水羲和,在史書上,也是個名人。
時禮望向玉笛,沒想到這樣一根笛子竟然還有這麼大來歷。
饒是知曉林光的這根玉笛就是‘浮生’,楚默離還是讓時禮將它還給了它的主人。
主人已死,它怎麼到的她手上,楚默離也沒興趣知道了。
時禮拿著浮生同夙秋一起出門,難免有些好奇,這些連王爺都不知道的秘事,他這麼年輕怎麼會知道。
夙秋簡短回了一句,“書上看到的。”
“哪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