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知青(第2頁)
“真聰明的大孫子,阿生也是能安心閤眼了……”
簡單地表述了來意後,幾位老人才恍然大悟地點著頭。
“是這樣子滴,咱們確實是阿生以前插隊的村裡的幾個朋友,阿生回城後也保持著聯繫。這不,咱幾個就來送阿生最後一程。”
“謝謝,想必爺爺也會很高興的。來!請坐。”
顧時趕緊拉過幾張椅子,招呼著幾位老人坐下,便又引起幾聲嘖嘖讚賞。
“能讓幾位這麼大老遠地過來,你們跟爺爺的關係肯定老好了吧。”
為了拉近關係,顧時還特地試著用了用平時在網上聽到過的東北方言,也不知道效果怎麼樣。
“那是!咱幾個以前在村裡最鐵了!”
看起來還是十分有用的,至少幾位老人都很受用,並因此打開了話匣子。
“老張,你也不害臊!人家老李才是跟阿生關係最鐵的,人家那可是當年一塊過來的知青嘞!”
一個坐在後邊的老太太嗆著前邊說話的老人,引起一陣鬨笑。
“……這幾位能不能聲音小一點啊,我的血壓都快上來了。”
『葬禮現場需保持肅穆,嚴禁大聲喧譁,這是對逝者的尊重。』
顧時用餘光注意著屏風後面的情況,留意著一切可能出現的異常。
就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不過,這條規則也有點奇怪……”
葬禮現場要保持肅穆,那哀樂和法事之類的事情該怎麼辦?這些事情可都是會有很大響聲的
而且,這和第一條規則之間也有著衝突,要保持肅穆不就不能放聲號哭了嗎?
連親屬都不能哭喊的葬禮,這算是什麼葬禮?
是規則本身存在問題嗎?
還是說,規則要求保持肅穆和禁止大聲喧譁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單純地禁止響聲,而是別的什麼東西……
顧時暫時把這段思緒收到一邊,轉而繼續投入到和幾位老人的溝通中。
剛才他們在說什麼來著?
“您幾位裡面還有同樣是知青的嗎?我還以為都是當地人來著。”
“有的嘞。”
為首的老人,也就是那個被同伴稱作老張的那位,指了指身後的兩個老人。
“老李,老陳,他們都是以前一塊來的知青,後來沒有回去,留在了咱們村。”
顧時看向那兩位老人,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有一種受過教育的氣質。
他本來還想接著問為什麼他們不回城,但就是怕對方是因為家庭變故之類的原因才選擇留在鄉下,便沒有主動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