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的養龜人 作品

第229章 分屏(第2頁)

 “顧時”朝著只有一個方向的走廊前行著,這走廊的裝修風格十分簡約,沒有什麼多餘的裝飾物,走到哪裡都無死角的燈光照明,與外邊的動物園看起來都不像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燈光也是個重要的東西,從海洋館員工守則到他腦子裡對燈光的警惕性,再到這設施裡毫不吝嗇的照明來看,燈光是整個動物園與海洋館防禦的關鍵。”

 “顧時”摩挲著下巴,他已經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它’的行動,與燈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其實顧時本體在離開兔子園區前往猿猴園區的路上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從“它”追趕自己時那奇怪的行動路線,以及員工守則上對於樹蔭的重點關照,都指向了一個可能性。

 “它”的行動,是依靠陰影來進行的。

 白天的海洋館沒有燈光,到處都是大面積的陰影,因而白天的海洋館就是“它”的棲息地。如果白天前往那裡的話,則大概率會與“它”碰上,所以海洋館內部告示才會警告來者白天只能在海洋館裡待半個小時,而晚上待的時間則要多於四個小時。

 雖然他不清楚這個時間有何玄機,但是其背後的原因一定與“它”的行動有關,以此延伸開來,就是白天與夜晚陰影存在程度的不同。

 白天的動物園只有海洋館有大面積陰影,園區官方藉此限制“它”的行動,保護遊客的安全。

 而夜晚的動物園因為太陽落山產生了大面積的陰影,反而海洋館燈光的開啟使得海洋館內陰影消散,“它”沒有了可以移動的手段,此時的海洋館便成為了安全的場所。

 海洋館內部告示,海洋館員工守則裡都提到了借宿的遊客,說明海洋館就是園區官方為由於各種原因被迫留在動物園的遊客與員工提供的庇護所。

 所以夜晚的海洋館必須通過各種手段,來儘可能阻止“它”進入海洋館之內,就連鯨魚區的那個3d投影從游泳大象換成了溺死大象可能也是為了消磨“它”進入海洋館的興趣。

 “‘它’似乎對特地的動物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不過‘它’對大象和鯨魚的理解貌似有些偏差。呵呵,‘它’好像覺得在水裡的大象就是鯨魚。”

 “顧時”沒有走進回到黑衣員工觀察區的岔路,順著走廊一路走到了底。

 出現在他面前的,是另一扇封鎖起來的門,必須用紅衣員工的瞳孔與指紋同時驗證才能打開。

 “顧時”並不打算嘗試著離開,畢竟他出來的理由是“上廁所”,若是順著這道門離開了,肯定會引起紅衣領隊的懷疑,自己這個身份可還有大用處呢。

 如何將黑衣解密者們帶回到動物園,“顧時”現在的這個身份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準備的。

 “顧時”在門前左右看了看,旁邊牆壁上的一塊告示牌很自然地引起了他的注意。

 『請注意,所有前去海洋館值班與下班返回的員工不要攜帶任何不屬於設施內部的物品,以防設施內重要區域出現意外“下沉”。所有員工必須按照規定的日期進行汙染檢測,在汙染指標高於限定值時,禁止前往“上層”區域。』

 “‘上層’與‘下層’,這倒是與我的猜測有些吻合了,不過還需要進行更多的驗證才是……”

 “顧時”默默記下了這條告示,轉身便往黑衣員工觀察區的方向走。

 就像這條告示上說的,體內殘留著汙染的紅衣員工的行動都會受限,這恐怕也是黑衣員工無法直接離開動物園的原因,所以他們需要等待體內汙染散去後,才會被紅衣員工們放還。

 很不巧的是,他寄生的這位員工,其身體裡就有著一些汙染,這大概是他在工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沾染上的,但與黑衣員工相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顧時”自己的身上反而也有著一些汙染。

 因為他的本體已經沾染上了汙染,從本體靈性中分化出來的時之蟲也就殘留著汙染的痕跡,即使本體主動地竊取走時之蟲身上的汙染也無法徹底抹去汙染。

 不過,這麼些汙染的痕跡倒不至於令他無法離開動物園,這點完全不需要擔心,只是現在的他暫時沒辦法回到動物園而已。

 “不必擔心,方法總比困難多,一切皆有思路。”

 “顧時”輕輕按了按右眼眼眶,裝作一個正常的紅衣員工,走過了那道由其他紅衣員工把守的,通往黑衣員工觀察區的門。

 …………

 “顧時現在被限制在了這個地方,這可有些不太妙……”

 當顧時成功地通過猿猴園區右側街道進入“安全出口”後,一直盯著他一舉一動的分析小組終於是長出了一口氣。

 之前顧時豪飲“兔子血”的舉動實在是驚為天人,而之後正面與“它”對峙,一路將“它”引到兔子園區進而引發一系列反應的情況更是看得眾人心跳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