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神愛世人(第2頁)
說著,顧時想到什麼,便給阿蒙打了個比方。
“我聽你的一些習慣用詞裡感覺到貌似你的家鄉有點西方的意思,你們那裡有沒有類似《聖經》的東西?”
“你是說……‘神說,要有光’這樣子的東西嗎?”
“誒對對對,差不多就是這個。”
“呵呵,那可太有了。”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阿蒙的語氣忽然變得有些古怪,但至少他能明白這個概念,那麼接下來他們的對話也就沒有了太大了理解障礙。
“那麼,聖經的中心,被馬丁路德稱之為‘小型福音’的那句,‘神愛世人’,你應該也可以理解吧。”
“理解……”
“好的,我們先不討論這個愛的具體含義是指什麼,就當它是最廣泛含義中的愛。神愛世人,祂將賜予世人的是永生,而世人回饋給祂的是什麼呢?”
“是信仰。”
阿蒙回答道。
顧時空出一隻騎車的手,打了個響指。
“很對,所以在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居於上位者給予‘愛’這類正向事物,而下位者則還以信仰。”
“但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裡,一方付出了‘愛’,另一方回饋的,也很大概率會是‘愛’。”
“這是因為人與人在潛意識裡是趨於平等的,他們不會像對待神一樣去對待一個站在自己面前,和自己真實平等對話的存在。”
“因此我付出行動去回饋來自他人的愛,正是因為我仍將自己視作人。”
“是因為我有著人性才會這麼做,而不是我這麼做才有了人性。”
聽到這兒,阿蒙像是恍然大悟地“哦”了一聲,但是顧時卻沒從他的語氣裡聽出真正的認同。
“你將自己一切行為的動機構建在了人性的基礎上,只要你堅持著初心與自我,那麼你的人性就會隨之穩固,而人性的穩固又會反向推動你繼續保持初心……如此一來,一個合理的循環便實現了,這就是你的錨的基本原理。”
“有這麼複雜嗎?我是比較傾向於真心換真心這個更簡單的理由的。”
“任何事物的本質都很簡單,而且你很幸運,你的動機得到了他人的認可,因此才會在錨形成的初期就得到充足的反饋,使得人性快速地迴歸與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