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殿試(第2頁)
有些人可能擔心看不清立在御道中間的策題,這其實不用擔心的。
策題早在昨日便已經刊印好,會發放給貢士們的,這只不過是個儀式罷了。
接著一眾王公大臣還有大小官員和貢士等便向正興帝行禮。
禮畢,皇帝回宮,讀卷官各自進入所司房內,餘下眾官員除了王之外都退了出去。
賈環也遠遠的看見了忠順親王等在那兒充當監考呢。
北靜郡王沒來,因為賈環和陸銘義在他府上求學過,因而需要回避。
按理說,賈環與忠順親王也有私交,但是這鮮有人知,倒是不用避諱。
接著禮部的官員便給賈環等貢士散發試題,賈環等貢士拿到試題後又是行禮什麼的,這才開始坐在位置上作答。
當然也不是每次殿試都是這般隆重繁瑣,有些時候皇帝要是不來,或者因為遇到什麼國家大事,那基本上一切從簡。
這次的試題是正興帝親自命題的,題目倒是有一大長串,大概幾百來字。
總結來說,大致可以分為戍邊、吏治、籌餉,治河四個部分。
這題目算少的,有些時候皇帝心血來潮還會整上個上千字的題目,比貢士作答的字數還多,那看得老費勁了。
賈環認真看過題目,先在試卷上寫上個人履歷,裡邊有年齡、籍貫、某年舉人中式,某年會試中式,當然還要寫上祖孫三代的信息。
單單這些信息就佔一頁紙張。
待思考了會兒,賈環這才開始起草文章。
至於戍邊,賈環的對答是除了尋常的軍事政策之外,賈環還在政治、經濟,教育,法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建議。
至於吏治,這可是麻煩的問題,賈環提出的是健全法度、設立有司監察,秘折舉報等制度。
能提出籌銀,看來正興帝近來還在為銀子發愁呢。
在籌銀方面,賈環提出的是重農興商、興辦國有商行、改革商稅、對外貿易等政策。
當然賈環沒敢把雍正朝的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還有攤丁入畝給提出來,畢竟這些可是觸及讀書人和眾多官員的根本利益。
而治河的方面,賈環提出立法監督,以及重防範、興水利等建議,並建議將河道治理納入地方官員政績。
賈環知道這個時代的侷限性,因而儘量貼近這個時代官員能接受的度來寫。
畢竟太過於標新立異絕對不是什麼好事,而且賈環的提出的這些制度還有可能觸及官員們的利益,因而他也儘量的去規避掉。
作答完畢後,賈環到左廡階下交卷,便退出了考場。
出了皇宮,賈環終於鬆了口氣,坐上了馬車便和淑悅錢槐、趙國基他們回去了。
顧嚴那邊自有馬車接送,賈環倒是不必等他。
至了晚間,基本上所有的貢士都出來了,有些寫不完的也不讓再寫,會被直接排入三甲進士之末。
這日考完,第二天讀卷官便開始閱卷工作。
殿試閱卷不分主考和副考,一律都是讀卷官,一般皇帝會安排十個一二品的大臣作為讀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