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75章 小陀螺又轉回去了(第3頁)

 吐蕃士兵本來就對這一塊的地形十分熟悉,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被唐軍發現。

 只要突破了唐軍的包圍,送個消息,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然而,某些人一旦成功的次數多了,自然會形成一種路徑依賴,總覺得別人都是大傻瓜,只有自己最聰明。

 而實際上呢?

 全世界只有他納洛一個大聰明,其他的人都是大傻瓜?

 有這種可能性嗎?

 大唐太子:你看,我傻嗎?

 …………

 肅州城三十里外,烏雲堡。

 現在,這烏雲堡的主人也算是改換了門庭。

 實際上,在漢末魏晉時期,塢堡盛行的年代,這樣的堡壘正是用來阻擊異族的劫掠的。

 而現在,時代變遷,這裡卻成為了容納吐蕃將帥的一方天地,不得不令人感慨,時間,果然是改變一切的利器。

 說來,駐紮在烏雲堡這裡的將軍,也算得上是和納洛同樣的人性,他名喚東珠,正是因為和肅州守將逢甲不和,這才分兵到了這烏雲堡駐紮。

 而在他到來以前,烏雲堡則是流落到肅州境內的漢民聚居的地方。

 這些人雖然有一定的防備手段,但是相比正規軍,還是要差得多,於是交手幾次便敗下陣來。

 東珠倒也算是識相的,還算是有點良心。

 既然要分兵出來單幹,那就需要拉人頭,從哪裡拉?

 肅州城?

 瘋了嗎?

 不想活了?

 這烏雲堡裡的人不就是現成的人頭嗎?

 還需要拉?

 只要對他們採取一定的安撫政策,反正他們又跑不了,也無法移居其他的地方,還不是要跟著東珠幹?

 於是,久而久之,烏雲堡的自我防衛體系就算是再度形成了,當然了,這種體系的運作到底能不能頂用,目前還沒有得到過驗證。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自從甘、肅兩州被吐蕃竊據以來,大唐還沒有對這兩個地方大舉用兵,而吐蕃人又不可能來打已經被吐蕃佔據了的地方。

 於是,生活方面倒是可以保障,只是,打起仗來,這些漢民會不會聽從吐蕃人的差遣,這還是個未知數。

 針對這種情況,主將東珠也開始動腦筋。

 “將軍,肅州城那邊收到消息,這附近有大批唐軍出沒,讓我們也小心著些。”

 雖然兩邊的主將是不和的,但是,消息還是互通的。

 尤其是逢甲那邊就更是積極,作為肅州城的側翼,烏雲堡當然要做好協防的任務。

 如果烏雲堡棄守,那麼對於肅州城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

 於是,就算是不和,該通知到的消息也一定要通知到,否則,倒黴的只能是自己。

 而收到消息的東珠,卻對逢甲的警告不屑一顧,甚至還有幾分幸災樂禍:“真的嗎?”

 “唐軍真的來了?”

 “太好了!”

 那負責送信的小兵實在是沒想到東珠大將軍的鬥志竟然這樣強烈,連眼睛都紅了。

 立刻就奉承道:“將軍說的沒錯,我們現在是不是也該趕緊準備一下,防衛肅州側翼?”

 說老實話,大家在這烏雲堡駐防,等的就是這一天啊!

 和唐軍掰手腕!

 把他們趕回河湟四州去!

 當然了,現在,河湟四州也早就不是他們可以肆意馳騁的地方,吐蕃軍團也早就把他們給看住了!

 他們只能是猶如過街老鼠,被四處圍打而已!

 沒有其他的出路!

 只有死路一條!

 在這廳堂之中商議的隊主,都是吐蕃人,聽到這個消息,大多神情雀躍,彷彿現在就已經拿到了大唐太子的首級。

 樂的啊,都找不著東南西北了!

 “將軍,快下命令吧!”

 “我們馬上就去準備!”

 戰士們摩拳擦掌,就等著東珠一聲令下,豈知,在這樣熱烈的氛圍下,東珠卻站了起來,滿不在乎道:“我們準備什麼?”

 “不是有逢甲嗎?”

 “他之前逞強鬥狠,吹得這麼兇,這一回,大唐的天兵終於來了,那就讓我看看他的本事!”

 “那,我們就不準備了嗎?”

 東珠的想法著實令手下的將帥想不明白,他們連連逼問,東珠卻不動如山。

 “唐軍就算是來了,他們的目標也只能是肅州城,他們會把烏雲堡放在眼裡嗎?”

 “把我們打下來又有什麼用?”

 “能改變大局嗎?”

 “所以,聽我的準沒錯,他們一定會去突擊肅州城,從正面攻擊,這樣才符合大唐太子的性情。”

 “畢竟,那可是天之驕子,他怎麼可能抄小路來攻打我們呢?”

 “再說了,聽聞那大唐援軍足有兩萬人,這麼大的一支隊伍,想要臨時轉向也不容易,所以,據我判斷,唐軍的第一個目標,還是肅州城。”

 “說不定,唐軍到了也不敢開戰,還要再拖延幾日,觀察局勢,那肅州城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嗎?”

 “他們怎麼敢輕易為之?”

 “我們只需要在這烏雲堡中,以逸待勞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