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63章 太子別走啊!(第3頁)

 為什麼他一定要在這樣的重要時刻壞事?

 難道,他看不出這一戰對於大唐來說有多麼的重要嗎?

 不!

 他當然看得出。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因為他看得出,所以才拼盡全力和薛仁貴爭搶。

 這樣的大戰,若是功成,那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勝利,那可是一件不世大功!

 郭待封可不能讓功績都被薛仁貴給搶走了!

 但事實上,薛仁貴他需要搶嗎?

 如果當初的安排調過來,讓你郭待封去指揮前方作戰,薛仁貴照顧後方輜重。

 然後呢?

 就沒有然後了!

 不必去做不切實際的想象,以郭待封的能力,他連輜重都保護不好,還指望他可以出奇兵,把前方兵鋒銳利的吐蕃軍團擋住,甚至是大獲全勝?

 饒是如此,還有一個身份地位的問題。

 從根本上來說,郭待封就看不起薛仁貴,即便薛在數次征戰當中都戰功赫赫,威震四方,但是,在郭待封的心裡,他仍然是比不上自己的。

 原因就在於,郭是名將之後,而薛仁貴起自布衣,雖然大唐武德充沛,也不太拘泥於是否出身世家。

 但這並不等於說那種起自魏晉,綿延至南北朝,縱橫南北二百餘年的世家沿襲的思想就沒有影響了。

 郭待封就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些大功勞都應該是自己的,薛仁貴就該靠邊站。

 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大非川一戰,正可以表明,在一場古代戰役當中,對於輜重部隊的保障是多麼的重要。

 很多戰役,並是不敗在了前線戰場上,而恰恰是因為後方的補給出現了問題。

 如果一個發展本來非常良好的戰役,卻被後勤拖累,以至於最後,功敗垂成,可以說,這是相當慘痛的一個教訓了。

 而現在,剛剛從大非川的教訓當中清醒過來的太子殿下,為什麼又要棄輜重部隊而去?

 難道,他已經忘記了那深刻的教訓?

 “陳海,你辛苦一趟,換一匹快馬,去前面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務必要見到太子殿下,奏明情況!”

 陳海咬了咬牙,重重的點頭,為今之計,也只有如此了!

 他們不來找我們,我們就去找他們!

 這聯繫,一定不能斷了!

 陳海說去就去,而陳滄,則留在原地,帶領著後方兩千兵馬原地休息。

 現在這種情況,也確實不宜繼續行軍,前方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都不知道,輜重部隊可不比其他兵種。

 他們的行動嚴重的受到被他們保護的輜重的影響,想快,他也快不起來啊!

 別說是快馬加鞭,就說是現在臨時要變換一下路線,在一個沒有預定好的地方轉個彎,那都是相當困難的事!

 眼看著陳海脫離隊伍而去,負責輜重的戰士們漸漸出現了人心不穩的傾向。

 陳滄急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