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45章 長安來的郎官(第3頁)

 一看就知道,是個精明能幹的大臣。

 兩人各自見禮,也就不再說廢話,當聽說了太子的去向,這位郎中登時就臉色一變。

 “肅州?”

 “那也不是屬於河湟四州的地方,太子殿下為什麼要去那裡?”

 “此地路途遙遠,這一路上,豈不是要增添很多危險?”

 這種話,還用得著他一個從長安來的郎官說嗎?

 為什麼李治敢於放李賢出來打仗?

 還不是因為這四州距離很近,幾乎就是緊挨著嗎?

 天皇也不願意李賢真的把命丟在戰場上,以他的想法,那隻不過是做做樣子,他哪裡知道,李賢會自己真的上呢?

 既然是做樣子,那就要把架勢弄得很足,看起來又威又猛,但其實呢,河湟四州目前還在大唐的手裡掌控著。

 只不過,處境確實艱難罷了。

 按照李治的設想,親兒子呢,他是可以派出去的,但是,敗仗是不能打的。

 如果大唐帝國的太子殿下吃了敗仗,那丟的可就不只是李賢的臉,而是他李治的臉,是整個大唐帝國的臉面!

 李賢可以丟臉,但李治可不能丟臉。

 為了保住自己的臉面,天皇可是做了周全的計劃的,你看這河湟四州不是還在大唐的手裡掌握著嗎。

 就算再菜,也還是可以保住幾個的。

 只要保住了幾個州郡,那唐軍就可以說是打贏了,大唐太子首次出征就幫助唐軍取得了勝利。

 這對內對外,就都能交代了。

 可現在,太子居然擅自到肅州去了!

 不管是什麼戰略,誰讓他去的?

 誰允許他去的?

 那肅州是什麼地方?

 那可是吐蕃的地盤。

 這要是太子在肅州出了什麼事,該如何和朝廷交代?如何向天皇天后交代?

 按天皇派來的郎中嚴肅的說著這些話,可他對阿史那發脾氣又有什麼用?

 難道,這些話,阿史那都沒有勸過嗎?

 難道,他就想不到要這樣說?

 說了!

 所有能搬出來的理由全都說過了,可是,太子他就是充耳不聞,他聽不進去啊。

 “那你們為什麼不攔著?”

 “不先向朝廷彙報?”

 這位郎官也是焦急無狀,他一路快馬加鞭趕到鄯州,就是為了儘快完成天皇交代的任務,同時看望太子,看到他安好,他也就放心了。

 可現在呢?

 不只是人沒有見到,就連那鄯州一戰的詳情,都極有可能搞不清楚,無法聽到太子的親口陳述!

 失職!

 這就是失職啊!

 面對來自朝廷要員的質問,阿史那不卑不亢:“太子殿下是行軍元帥,就連契苾何力將軍都要聽他的,我們不過是鄯州守軍,太子殿下說他有好的戰略,我們能攔著嗎?”

 “我們能攔得住嗎?”

 “更不要說,這河湟四州的軍務,目前本就是屬於太子殿下統攬的,殿下說要變換戰略,我們這些屬下又如何反對?”

 “即便是我們彙報了朝廷,可太子殿下已經走了,我們能怎麼辦?”

 阿史那說的樁樁件件都是實情,郎官也是無法,只能將這件事記在心裡。

 “郎官,不知天皇天后有何吩咐,或許與末將有關?”

 雖然是個人都能猜出來,能讓李治這麼著急的派人出來,這件事必定和阿史那這樣的邊關將領沒有什麼關係。

 但為了穩妥他也還是問了一句。

 不問還好,一問,來客卻立刻抬起了屁股,板著臉說道:“將軍多慮了,聖人擔心殿下安危,特命微臣來看望殿下,既然殿下不在,那我還要趕快趕往肅州。”

 這位郎官可是個實幹派,一聽說李賢不在,立刻就要抬腿走人,幸虧阿史那是個伶俐的。

 不等他走,就把他給攔住了。

 “郎官莫急,郎官遠道而來,再怎麼樣,也要吃頓飯,休息一晚再走。”

 “也好讓我盡一盡地主之誼。”

 這郎官猶豫了片刻,最後還是摸了摸胃口,嘆了口氣:“那就叨擾了。”

 事實證明,在飢餓面前,就算是再硬的漢子,他也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