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14/214715/133558493.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shusha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奪武還唐-第327章 說奸臣,誰是奸臣?(春節快樂!)(第3頁),月映大江,殊沙中文
月映大江 作品

第327章 說奸臣,誰是奸臣?(春節快樂!)(第3頁)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李賢一整個人都激動了。

 精神抖擻!

 精光外漏!

 眼神放的更亮點,是不是更容易實現願望?

 “天后怎能這樣說?”

 “這樣的善舉,自然是聖人的心思,沒有聖人的啟迪,兒臣怎麼可能想到呢?”

 “聖人只是喜愛兒臣,才這樣為兒臣表功的。”

 “正所謂,人死,則形滅,這麼多年了,二女早就已經化為白骨兩堆,雖然她們犯下的罪是十惡不赦的,但她們的形也早就受到了應有的懲處。”

 “現在為她們改葬,不過是在做一件善事而已。”

 “子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對於聖人天后來說,這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善舉,與以往聖人的壯舉來說,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但也正是因為是隨手的功德,才能讓兒臣提出來,兒臣也是希望為阿耶阿孃增添更多的福德。”

 功德! 繞來繞去,李賢竟然提起了這件事,這就算是給撞到點子上了,只見這兩字一出,就連怒氣衝衝的武媚娘,容色都和緩了許多。

 尤其是那一雙日常都很強勢的眼睛,甚至都突然亮了那麼一下!

 功德,那不就是佛家所倡導的教義嗎?

 只有功德做得多,日後的福報才能更多,這些都是串聯著的。

 更讓武媚娘崩潰的在哪裡?

 那就是,改葬王氏、蕭氏這件事,它的性質是怎樣的?

 在她看來,這絕對是不能容忍,十惡不赦的大壞事,是一定要盡力阻止的。

 但是,在大眾的層面上呢?

 大臣們怎麼想?

 兒女們怎麼想?

 甚至是,大皇帝李治,他究竟是如何判斷的?

 毫無疑問,無論武媚娘如何狡辯,改葬這件事本身確實是一個善舉,為了安慰也罷,寬恕也罷,總歸不是壞事。

 那麼,既然是一件善舉,朝野上下必定是一片歡騰,沒有不歡迎的道理。

 從道義上,李賢就站的邦邦直。

 根本就沒有任何被指摘的可能!

 這一番說辭,便是李賢可以想到的,最好的應對策略,既把自己給攪了進去,卻又沒有貪功。

 還把所有的功勞都歸功於李治。

 這樣當然可以讓李治周全,但也會讓武媚娘氣急敗壞,李賢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

 你看,我們父子兩個可又和好了,你怎麼想?

 你怎麼看?

 你不會無動於衷吧!

 同時,李治的心思也是不可捉摸的,按照李賢對李治性情的研究,這位大皇帝一向是個色厲內荏的。

 就算是心裡恨得要命,臉面上也會裝的一本正經,端著一個仁善大皇帝的模樣。

 而李賢同樣斷定,為兩女改葬這件事,李治的心裡也並沒有那麼認同,這不就是在打他的臉嗎?

 這種事,他自己可以隨便說,甚至是說翻臉就翻臉。

 可李賢卻說不得!

 他只要是動了這樣的心思,就會被李治認為是在忤逆自己,給自己難堪,同樣的教訓,李賢不是已經在李弘的身上看的清清楚楚了嗎?

 “哼!”

 “你這個小子,竟然還說那是善事?”

 “你怎就能確定,那一定會積功德?”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武媚孃的口氣竟然有所緩和,雖然還是一副找茬的樣子,可是竟然沒有繼續對李賢喊打喊殺了。

 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李賢猛然想起,對於現代人來說,什麼福報,什麼功德,都是很平常的用語了。

 早就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可對於唐人來講,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這個時候,佛風正熾,從平民百姓再到皇親國戚,都以祝禱膜拜給自己積功德。

 這些可都是佛學倡導的。

 甭管武媚娘這個人崇信佛教是不是真心實意,她的手上是不是沾滿了鮮血,可有一樣卻是可以肯定的。

 在不礙事的前提下,她也可以算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隨手功德也還是可以積攢一點的。

 這樣,至少可以少做噩夢了。

 武媚娘態度的微妙變化,有很多人都察覺到了,最先有反應的,就是李賢的好跟班,裴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