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是天后,更是母親(第3頁)
“一個呢,是抱得美人歸,現在,雍王妃又有孕在身,顯兒已經沒有腦子想其他的事情了。”
“另一個呢,雖然年紀還小,可心思也著實難測,也不知道他整日裡想的,都是些什麼東西。”
“所以……”
“說不定,他們只是隨便聚一聚。”
李治撇嘴:“媚娘,你不實在。”
“你呀,就是偏心他們兩個。”
“這件事,要是賢兒做的,你早就發怒了,怎能還幫著他們遮掩?”
“聖人不也是一樣?”
“難道,聖人就不偏心嗎?”
武媚娘可不是那種非要在皇帝面前逆來順受的女人,這一針,嗖的就戳到了李治的心尖尖上。
“聖人偏愛賢兒,從他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聖人也要理解媚娘,弘兒也好,賢兒也好,本就是以國之儲君的資質來培養的。”
“而顯兒和旦兒呢,一直以來性情也不夠剛硬,也不符合儲君的資質,聖人需要的,是可以承擔大唐重任,一個有作為,有能力的儲君,而媚娘呢,自然是偏愛自己的兒子。”
“於是,我們各有所愛,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武媚娘這位天后的可貴之處也就在於此了,或許人們通過史書的隻言片語妄加判斷,通常都會認為,李治懦弱,無法掌控妻子。
而武媚娘呢,陰狠毒辣,竟然鳩佔鵲巢,如果不是李治這麼軟弱,武媚娘早就死他一萬次了!
還能由著她禍害大唐?
還當什麼女皇帝?
直接就被趕下去了!
廢后都是輕的。
被弄死是很可能的事!
這如果是在別的朝代,可能還有些商量的餘地,可這是在大唐,在李治做皇帝的時候。
他又不是沒有幹過這樣的事!
他根本就不懼怕因為殺害皇后將要承擔的道義上的譴責,大臣們的唾沫星子,也干擾不了他分毫。
更何況,現在站在大唐朝堂上的這些大臣,有哪一個不是希望武媚娘早早去死的呢?
誰會因為她的死,就去和李治死磕?
可是,李治偏偏就不會這樣做。
正是因為,武媚娘就是不會把李治單純的看成一個帝王,一個君主,在她面前的,是大唐的統治者,更是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夫妻情分。
她這樣說,正是站在父母的角度,認認真真的剖析李治和自己的內心。
所說的,也是切中要害的。
李治呢,畢竟是君王。
他需要的不只是可以熨帖他那顆脆弱的小心靈的溫柔的兒子,更是要為帝國物色合適的繼承人。
李旦還太小,看不出未來會有如何的變化,但是,李顯卻是可以確定了,是不適合做皇帝的。
既是如此,李顯就已經被李治放棄了。
而武媚娘呢?
當孃的,總也不會考慮到底誰才是適合大唐帝國的繼任者,她需要的就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
有小太平,又有李顯李旦就足夠了。
至於李賢,他本就不和她這個做孃的親近,武媚娘又為何一定要給他更多的關愛。
兩個人的偏重,自然是各有不同。
更何況,武媚娘根本就不需要一個精明強幹的兒子,兒子們那麼有本事,是想做什麼?
想要奪了她的權嗎?
李治當然認同她的觀點,不過呢,卻也沒忘記要提點一下這位可敬可愛的天后娘娘。
“媚娘啊,我們都是一樣的。”
“你呢,也不要忘記,自己也是賢兒的親孃,不能只把自己當做天后。”
天后?
母親?
武媚娘一愣,那顆心,彷彿突然之間就被拉扯了那麼一下。
在尋常人家,母親就是母親,就算不疼愛自己的子女,她也不會產生任何的身份上的糾結。
然而,在這宮廷裡,作為生有許多親生子女的皇后,武媚娘要考慮的,實在是太多了。
在親生母親的身份之上,還有大唐皇后的桂冠,有了權力,人的心態總歸是會變化的。
普通人家的主婦,就算是貴為宰相之妻,她們也幾乎不具備左右兒子的能力。
能夠捱到兒子們長大,依然可以孝順她們,讓她們頤養天年,就已經是造化了。
可皇后則不同。
雖然作為皇后,還是要聽從皇帝丈夫的指令,然而,因為身居高位,又在皇帝的身邊,說是一點權力都無法掌控,那當然是假話。
別說是武媚娘這種本來就野心勃勃的女人,就是衛子夫那種規規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好皇后,看到兒子的太子之位有所動搖,不是也聚兵反抗了嗎?
皇后,從來都是有權力的。
皇后,從來也不是單一的母親的身份。
皇后,是可以左右帝國未來繼承人的!
現在,李治點出了這個問題,這就說明,在她看來,武媚娘已經沒有很好的將這兩種身份融合。
身為母親,她不喜歡李賢,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只要是做父母的,大多都有一個偏愛。
可是,作為大唐的皇后,武媚娘可就不能任性了。
李治也不會由著她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