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文臣武將都到東宮來吧!(第2頁)
“既是如此,我便下定決心,一心跟著殿下走,殿下做什麼,我就按照殿下的安排去做。”
“至於後果,那並不是我考慮的範圍。”
“東宮榮辱,全都繫於太子一人的手上,我們不過是太子的附屬,如果太子執意要拉著我們這些男男女女一起去死,我們也是無法抗爭的。”
“即便我知道,殿下的作為有很多都不符合常理,但是,我勸了,殿下不肯聽,我也就只有按照殿下的吩咐去做事了。”
“將來如果有任何的麻煩,只要是有殿下一肩抗起也就罷了,身為殿下的妻子,芙蓉也只能保證,當那鋼刀落下之前,我會擋在殿下的身前,比殿下先死的!”
房芙蓉亮出決絕的眼神,李賢都被她給嚇住了。
“好一個剛烈的婦人!”
“不過,你也不必如此賭咒發誓,我都還沒想死呢,你又怎麼死的了?”
“沒那麼嚴重,沒那麼嚴重。”
“你只管把那些大學文書再撿起來,過幾日東宮宴席,少不了要連詩做句,你身為太子妃,當然也要有貢獻。”
“可不能露怯啊!”
房芙蓉重重的點了點頭,應下了這個要求。
不就是作詩嗎?
這可是她極為擅長的事!
搞事還是要找好角度啊!
經歷了一次次失敗的太子李賢,終於開始迴歸歷史路線了。
歷史路線是什麼?
就是做好一個大唐太子的路線啊!
事實上,在來到大唐的這一段時間裡,李賢可是做過了許多嘗試的。
為了儘早的完成任務,也不想在這裡多做糾纏,產生許多無畏的情感糾葛,李賢曾經胡鬧。
不肯做太子,忤逆李治武媚孃的心思,一心求死。
而在武媚娘染指朝政,且權力範圍越來越大的這種歷史背景下,李賢的一些胡鬧行為,卻被一心擁護李唐的那些大臣看做是反抗武媚孃的無奈之舉。
李賢越是鬧騰,他們就越是覺得被天后壓制的太子殿下極端可憐,不只不會反對他,甚至還會更加憐惜他。
對他更忠心了。
任性妄為,並沒有能夠讓李賢達成所願,甚至,都沒有威脅他的太子之位。
李賢並不是個死腦筋,既然一條路走不通,那就立刻來試一試下一條。
所以,他毅然的走向了河州戰場。
在那裡,他捨生忘死,即便是也相信自己還是有一點主角光環的,並沒有那麼容易就死。
可那也是勇敢的舉動,是將生死置之度外的。
作為承平時代的太子,擁有軍功實際上並不是一件好事,你的皇帝老子都沒有上過戰場,可你卻在戰場上奮力衝殺。
這不就是在打皇帝父親的臉嗎?
我都不行的事情,你卻行,就比如說現在,把李賢放在朝堂上,問一問這些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大唐將領,他們到底會追隨誰?
他們會為了李治,忤逆李賢嗎?
到底誰才是他們內心真正信服的男人!
軍功,在歷朝歷代都是極端重要的!
畢竟,能夠獲得軍功的機會本來就是極少的,而所謂的朝堂政治,卻是無時無刻,只要是朝廷還在運轉就一定會在運營的。
而誰有能力致使朝堂發生動盪?
是那些手握重權的權臣嗎?
看看裴炎就知道了,即便是獲得了無比的重用,只要是手裡沒有兵馬,想要除掉他,簡直是比吹灰還容易。
而武將一旦宣示效忠,再有一二權臣在朝堂策應,身為大唐名正言順的太子,李賢想要搞事,實在是太容易了!
李賢衝向戰場的那一刻,毫無疑問就是在給自己樹立人望,而他的所作所為,必定會讓李治和武媚娘產生忌憚。
這才是一個有能力,有胸懷的太子踏上覆滅之路的正確選擇。
歷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壞太子,其實並沒有幾個是真的被皇帝父親廢黜的。
他們或有覆滅的,那也不是因為他們的無能荒謬,而是因為他們既胡作非為,還妄圖篡位,這才讓皇帝父親起了殺心。
而那些慘被廢黜,又丟了性命的太子呢?
他們往往有什麼共同點?
當然是有能力,有抱負,卻又沒有確切的不足之處了!
歷史上,就算是真的起兵謀反的皇子,都是不少的,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新的皇帝,一步到位。
可要是沒成功,當然只能成為皇帝父親的刀下鬼了。
至於許多本本分分做太子的倒黴蛋呢?
很多時候也只是因為他們顯現出了極強的能力,就引得皇帝老爹不滿,這還不說,許多所謂的殺害親子事件,還和前朝有脫不開的關係。
太子的蠢蠢欲動,往往還是因為朝堂上下的大臣也開始對皇帝展現出了不滿。
他們開始漸漸的倒向更加年輕,更加有為的太子。
這也是一種投資。
許多在當朝並不受待見的野心勃勃的大臣,他們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負,在當朝皇帝這裡,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期望了。
如果皇帝器重他們,他們早就可以升遷,可以一展抱負。
可最後,他們卻沒有達成心願。
於是,只能從其他的方面入手,企圖做一個開國的功臣,獲得從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