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天皇李治的突然襲擊(第2頁)
許多本來想要退場的大臣,就因為李賢的這句話,就停下了腳步。
開什麼玩笑?
那可是聖人請吃的羊肉。
那能是普普通通的羊肉嗎?
必然是上好的白柳條!
誰能不去一飽口福?
老臣們的福利,卻是李賢給自己挖的坑。
這不是,更走不了了嗎?
糊塗惹!
從南北朝時期開始,為了鼓勵官員們上朝理政,同時也是體恤他們,早早起身,辛苦站樁一上午的辛勞,宮廷就會在散朝之後,提供飯食,一般也有專門的食堂,可以容納至少上百人的這麼一個地方,供大家一起飲食。
飯菜呢,當然不一定是頂級的,但是嚴格說來,因為也是皇恩浩蕩的一種表現,你要知道,由於上朝的時間定的太早,而大臣們的住家距離皇城距離又不是統一的,有近有遠。
有的人就真的是趕不及吃飯的。
那麼一個時辰是空空的肚皮,兩個時辰也是這個更癟的肚皮,如果朝廷不管飯,他們就要揣著這空空如也的肚皮,就這樣等到回家去解決吃飯的問題。
很顯然,這對於許多已經上了年紀的大臣,是很不人道的。
六七十歲的人了,還讓他們一餓好幾個時辰,這真的有點扛不住。
於是,別看南北朝是分裂的小朝廷,但是,提供給官員們飯食的活動,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對於很多收入一般的低階官員,這項福利就真的很重要。
很多人都會把宴會上提供的吃食,能帶的,多少帶回去一點,也算是可以解決一家老小的溫飽了。
至於到了大唐,這項傳統自然要繼續發揚光大下去。
咱大唐還財大氣粗,提供給大臣們的吃食也是葷素搭配絕對可以讓打工人吃的肚皮飽飽熱乎乎的。
當然了,皇帝陛下的飯食也不是白吃的,尤其是初唐時期,皇帝們大多勤政,趁著中午會餐的時候,皇帝陛下還經常蒞臨大食堂。
和諸位大員們坐到一起,一口鍋裡吃飯,還可以把在朝堂上來不及講清楚的話,甚至是不方便講的話都說出來。
於是,有些時候,這是一項福利。
而有些時候,這也是打工人的第二戰場,但你能說什麼?
你吃的不是人家的飯?
這也是一項傳統。
總是要有人傳承下去的。
代表著君臣一心,皇帝陛下平易近人,關懷下屬。
大臣們也要儘量將這份美意給好好的收下。
而大唐的皇帝已經跑去接女兒了,那麼,這個差事就只能由李賢來代替了。
好歹咱也是個太子不是嗎?
勉強夠格。
夠格。
羊肉湯呢?
這天寒地凍的,還不趕緊給本太子上一碗?
你當那是李賢帶給諸位老大臣們的特別禮物嗎?
那明明是太子給自己要的!
要喝羊肉湯!
立刻!
馬上!
不喝,這一天也太虧了!
肚子都餓成長條的了!
什麼什麼?
年紀輕輕的太子殿下,何至於如此?
比年過花甲的老大臣還不抗餓?
這可能嗎?
這……怎麼就不可能了?
就說休沐的這幾天,老大臣們倒是真的都得到了休息,而太子李賢呢,可是飽受李治的折磨。
耳提面命,天天監督李賢的火藥研製的怎麼樣了,就好像,他是真的十分期待玄武門早日被炸似的。
太子李賢正在奔赴羊肉湯,而另一邊,天后武媚娘本來是鬱郁的,都不想說話,更不想吃東西。
她本來已經打定了主意,在承嗣、三思他們回京之前,就一直這樣躺著了。
明崇儼的死,對於她來說,實在是過於巨大的一個打擊了。
她的心裡就好像是堵上了那麼大的一塊石頭,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
讓她連覺也睡不好。
天后畢竟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這樣情緒不佳的情況下,她的精神狀態也只能是越來越差。
多少年了。
她都沒有過這樣激烈的情緒起伏了。
而今天,她是徹底繃不住了。
看來,聖人做的還是對的。
明崇儼,確實不能留了!
不是為了太子,更不是為了李旦,而是為了天后自己!
這不是眼看就要犯錯誤了嗎?
那可是撼動根本的大事!
搞不好,前途盡毀也是有可能的!
好險,好險!
武媚娘從沒想到,明崇儼的死會讓她這樣心痛,這樣氣憤,而她,卻又沒有任何替他報仇雪恨的手段!
這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然而,天后註定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人!
男人,不過是她輝煌征程當中的點綴而已!
天后消沉如此,身邊陪伴的宮女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可她們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之法。
要是上官才人在就好了!
焦急之時,人們紛紛想到了那七竅玲瓏心的上官婉兒。
可惜啊!
需要她的時候,她還就偏偏不在。
自從上官進宮,毫無疑問,這位文采上佳,出身貴戚的清麗女子就獲得了天后的垂憐。
上官婉兒她那顆機靈通透的腦袋瓜,可不是宮廷裡小小的宮女可以比得了的。
這個時候,若是有上官婉兒在天后身邊開解一二,或許還能有個緩解。
雖然,宮女們堅信,以天后意志之堅定,就算是沒有人哄,沒有人勸,過一段時間,她也會自行恢復。
可問題就在於,這一段時間究竟會有多長?
多長呢?
這對於天天看天后臉色混飯吃的小太監小宮女來說,絕對是一種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