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不就是個兒子?朕捨得!(第3頁)
可現在,天后就沒有這樣的顧慮了,李治都已經主動提起了,她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對,你說得對!”
“當年之事,確實有很多追隨李泰的大臣,他們確實都沒有起好作用。”
“所以,後來,李泰被阿耶貶官,朕也是惋惜的很。”
說著說著,李治還真的就露出了哀傷的神色,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深知李治屬性的武媚娘,對這一切深感懷疑。
“聖人,既然你厭惡大臣們對太子的挑撥,又為什麼要給他撥去那麼多的大臣?”
“這不是給他挖坑,讓他跳嗎?”
對於武媚娘來說,她確實是對李賢這個兒子不太滿意。但是,很顯然,現在還沒有到把自己的真實心意全都給透露出來的時候。
所以,在李治的面前,她還要裝作是為了李賢擔憂,為了他說話的。
李治才不管武媚娘真實的想法,他只知道,他現在對李賢也很不滿。
“這又如何?”
“他不是一直都想搞事嗎?”
“那朕就給他這個機會,點校後漢書,這不是他的意願嗎?”
“朕這就滿足他。”
“朕不只是要滿足他,朕還要把最好的大臣都送到他的面前,讓他的東宮被充實的滿滿的。”
“朕就這樣看著,看著他被這些一肚子心眼的人圍繞著,最後能幹出什麼樣的事!”
“朕就這麼看著!”
“朕等著!”
說著說著,李治的眼睛都被氣的豎了起來,他惡狠狠的瞪著前方,明明前方只有一扇房門而已,可看李治的眼神卻好像,那已經不是一扇門,那裡站著的,就是一個人!
就是太子李賢!
就是他!
李治瞪著那扇門,惡狠狠的說道:“別急,朕又不是隻有他一個兒子!”
武媚娘心中咯噔一下,旋即又笑了。
這是什麼意思?
這不就是……那個意思嗎?
難道,天后真的可以不必自己開刀,也能夠達成所願了?
…………
“太子殿下,你這是何意?”
“大臣們都願意跟著殿下做事,這不是好事嗎?難道,殿下還不高興?”
和某些人混的時間長了,裴炎也算是有了點經驗。
你想就這樣把我的話給套出來,哪有那麼容易?
我還反問呢!
我還反向套話呢!
看到他這樣陰陽怪氣,李賢不但不生氣,卻還笑了。
“裴令,我對你也算是不薄吧!”
“你想青史留名,我就把後漢書的點校工作交給你,這還不是給你機會嗎?”
“都這樣了,你還不能和我說一句心裡話?”
裴炎原本以為,李賢提起這件事,不過是開玩笑,又拿他作樂,所以也就不願意說實話。
可現在,他猛然發現,李賢還真的是想不通,立刻就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殿下,這有什麼想不通的?”
“這可是能夠名留青史的絕佳機會,誰會放過?”
“況且,微臣已經斷定了,這卷書修訂完成以後,必定會是一部宏篇大著,不只是微臣,現在朝堂上的這些大臣,有一個算一個,微臣敢保證,只要是太子去邀請,他們必定都會答應,不會推辭的。”
“你就這麼肯定?”
一向進兩步退三步的裴炎,竟然也可以如此斬釘截鐵,李賢頓時就有了興趣。
裴炎真的很堅定:“當然!”
“太子殿下張羅了這件事,這一次可以參與盛事的大臣,都會十分感激殿下!”
“微臣可以保證!”
裴炎拍著胸脯,看起來確實是很有信心的樣子,只是吧,他的保證真的是不太有效用。
“可是,你們就不覺得危險嗎?”
李賢真的是在為他們著想啊!
這麼一大坨人!
太多了!
實在是太多了!
全都一股腦的來到東宮,對於李賢來說,真的是壓力巨大!
他只是想自己作死,可不想拉著這麼多大唐的肱骨老臣一起作死。
“你們難道沒有聽到聖人的話嗎?”
“聖人都已經提到魏王了!”
“你們就不怕,最後又被捲進朝堂的紛爭當中嗎?”
“不怕!”
“為什麼要怕?”
“殿下所說的,我們當然都清楚,可是,在這樣的文學盛事面前,一切的風險都是值得的!”
“殿下別擔心,微臣既然接下了這份差事,就不會輕易退縮,一定不會辜負殿下的期待!”只這一次,一向遇到危險就溜得比兔子還快的裴令,竟然展現出了強大的意志力!
聽到這些話,李賢整個人都驚了,也就是這個時候,他才終於意識到,文臣這個團體對於能夠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這件事有多麼的熱衷。
為了能夠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這些人竟然連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顧!
某種程度上,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賭徒的心態?
只要是可以在歷史上留下我的名字,我的事蹟,粉身碎骨全不怕?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李賢就開始理解大明朝那些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也要和皇帝死磕的言官的心態了!
史書、古籍,說到底都是同一種玩意,記錄確實是起到了難得的保留歷史的作用。
而在我們津津有味的閱讀著前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的時候也千萬不要忘記。
這些歷史也是由人去記錄的。
只要是經過了人的筆,人的潤色,那麼,這些歷史記載就會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人的個人好惡,個人的傾向。
古人常說,史家的一支筆,頂的上千軍萬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了。
雖然秉筆直書一直是人們的願望,但是,說到底,願望只能是美好的願望。
任何事業都無法擺脫人心的糾纏以及個人意志對它的控制。
上千年的歷史記錄的規矩流傳下來,這一項蓋棺定論的重要事業,早就被掌握著筆桿子的史官們把持住了,而這些史官從根本上來說又屬於是什麼分類呢?
當然是文官行列了。
於是,在記錄歷史的時候,所謂的史官,他們的筆也很難擺脫自己所處的分類。
一點傾向都不給。
大家在記錄歷史的時候,儘量只說好的,不說壞的,就算是有實在不得不寫的壞事,也儘量以那種委婉的方式寫出來。
給自己人留有顏面。
你知道的,這可是很重要的一環。
你給我留面子,我也就給你留面子,這不就是成了互相留面子了嗎?
而那些冒死和皇帝爭鋒的言官,他們追求的往往不是眼前的利益,也不是眼前的名聲。
他們追求的,都是身後的名利,他們知道,他們很確信,只要他們這樣做了,只要他們維護了文官的群體利益,就自有後來人去幫他們把他們的事蹟都記錄的清清楚楚。
昭告世人,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他們的形象都會被維護的妥妥當當,高大又威武。
為了這些所謂的虛名,文臣們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就像是親自走上祭壇的羔羊一般!
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雖然編寫後漢書只是李賢妥善作死的一個環節,但是,只有這一件事,還是不能令人放心。
必須要把文治武功全都給集合上,這才像樣。
直到這時,李賢就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遠見卓識,幸虧他早有準備,不管這邊的天皇天后如何想,他都已經在他們那裡鋪墊好了一個絕情絕義的桀驁太子的形象。
他們對他的厭惡,已經到達了頂峰。
不需要天皇天后承認,他們本來也是虛偽至極的人物。
但是,從他們的言談和行動當中,李賢就可以明確的感受到,李治已經是對他恨之入骨。
至於天后?
哦!
那個女人不是一直都憎恨李賢,恨得要死嗎?
不只是李賢,雖然現在還沒有開始,但是,李賢已經可以預見,並且已經是對自己的預見有了十乘十的信心。
等到李賢故去之後,武媚娘就會迫不及待的拉李顯上位,這是她掌控權力的非常重要的一環。
現在的天后就好像是借殼上市的虛假股東,又好像是借屍還魂的惡鬼。
她明明是隱於幕後,窺視著大唐帝國最重要的那一支權柄,可是,她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的心思。
至少,現在還不會。
因為,李治還在。
他神志清楚,行動也沒有受限,只要李治的架子不倒,武媚娘就只能是忍著噁心,耐著性子,繼續做她的大唐天后。
雖然對於很多人來說,一位皇后,可以得到天后這樣的殊榮已經是極大的恩寵,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對是來自天皇李治對武媚孃的愛。
可惜,天后的腳步卻不會止步於此。
所以,為了滿足自己陰暗的權力慾望,武媚娘只能是接著李唐的殼,來執掌李唐的權柄。
別看現在的滿朝文武也不敢招惹她這位天后,就以為,這個李唐的殼子已經不重要了,實際上,沒有這個殼子,武媚娘還是寸步難行的。
現在,李唐的朝廷上,掌握實權的幾朝老臣還有很多,不只是文官,功勳赫赫的武將也有好幾位。
他們只是老了,不是朽了。
如果武媚娘敢真的拋棄這個殼子,用自己的真身來掌控朝政,那麼,這些文臣武將們聯合起來,一定會給她沉重的打擊。
所以,武媚娘還是要繼續炮製新殼,方便她繼續掌控朝政。
而輪盤終於轉到了李顯的頭上的時候,天后就很滿意了。
嗯!
這個兒子終於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了。
以李顯的性格,他應該可以很好的扮演這個角色。
可惜,這只是天后的美夢而已。
深知李顯性情的李賢,雖然確實是對李顯這個人很不屑,但是,有一條,卻是難以改變的。
他可以庸碌,他也可以無能,但是,他也是有底線的。
雖然,他的底線真的也比較低吧。
但是,只要是讓他當上這個皇帝,他也就會想盡辦法的把權力漸漸的往自己的手裡回收。
而這個時候,天后和李顯的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
如果任由李顯一直站在前臺,那麼,最後,武媚娘也只是奮鬥奮鬥白奮鬥而已。
在一些關鍵的問題上,即便是頭腦昏沉如李顯,他也是不會讓步的。
到了最後,天后恐怕也還是要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