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王路菲 作品

第七十三章 破敗都市(三)(第2頁)

    這座城市好像從一開始就不是用來給人居住的,吳銘幾人一路走下來發現的都是神殿、神廟這種看上去像是用來供奉什麼的建築,這些建築物按照大小規模分區分片的排列著。

    通過隱形探機傳回來的圖像來看,這座城市大致被分為了四個區域,除開中心區域那些鱗次櫛比的高塔外,最外圍的建築物最為低矮簡陋,多是一些看上去如同神龕一樣但裡面空空如也的小建築,處於城市第二圈區域的建築物是神廟、祭壇這類建築,規模上大概是那種路邊神龕的數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各種功能也比神龕要齊全許多,建築用途上的差異也開始明顯分化,有的神廟內有著香爐和巨大的銅鐘,有的神廟內供奉著一座上半身被毀壞大半的巨大石像,有的神廟內雕刻著被破壞了大半,似乎是歌頌某個神明功績與權柄的浮雕,甚至還有些神廟的祭壇旁到處都是獻祭之後留下一堆堆白骨。

    至於最靠近城市中心區域,吳銘暫時還沒有達到那片區域,但按照建築物的排列規律來看,那邊想必都是些建築規模更加龐大的神殿區了。

    只是令吳銘覺得奇怪的是,這些用來供奉或祭祀某種虛無縹緲的偶像和形而上存在的建築中要麼空空如也,要麼只剩下被毀壞的石像和壁畫,曾經在這裡受到供奉和祭祀的事物不知為何早已不復存在了。

    吳銘一手扯斷藤蔓,一邊開闢出前進的道路,一邊分析著現有的線索:“在小型廟宇、祭壇的區域內看不到任何神龕,在規模更大的建築群內也看不到規模小的建築,這裡的建築分佈很可能是按照規模進行細緻的規劃,規模小的建築物無法進入城市更加內圈,這座城市等級制度十分森嚴……”

    “這種規劃和等級制度一開始就被訂死了。”趙姒妲淡定地揮舞著拆除右手外殼後藏在內部作為骨架的長刀,補足了吳銘分析中的缺漏之處:“每個建築的規模和佔地面積都在某個恆定數值內波動,神廟與神廟之間的距離明顯是經過計算後空出來的,更外層的神龕也是如此,整齊排列的同時相互之間還能留有非常微妙的空隙,這些空隙加起來的面積其實很大,如果能利用好這些空隙的話,稍微壓縮建築物間隔的話顯然可以建造更多的建築……可這些空隙以近乎浪費的方式在建築之間空出,卻又始終保持著‘恰好’不讓新建築加入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