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王路菲 作品

第666章 喪屍圍城(十四)

 蟲潮無窮無盡,蟲群無可匹敵,蟲人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泰拉蟲族。

 在他們曾經所生活的星系中,其他文明種族因為他們恐怖的外表,懷著恐懼與厭惡這樣稱呼他們,但是他們更喜歡被別人稱為泰拉蟲人。

 泰拉,源於他們母星的名字,而蟲人代表著他們對自我的認知。

 而蟲族這個統稱,在泰拉蟲人看來更像是一種諷刺或是侮辱。

 其實這個道理就跟外星人看咱們和大猩猩沒啥區別差不多:一個是渾身光溜溜,孱弱無力(相對於大猩猩)但是發明還挺有厲害的裸猴子,另一個全身長滿了濃密的毛髮,肌肉發達大腦簡單的莽猴子……

 反正在他們看來可能都和猴子沒啥太大區別。

 泰拉蟲人所接觸的高等智慧文明差不多就是這樣的理念,大多數類人種族看不出蟲人或是蟲子有什麼區別,在他們眼裡蟲人與蟲子的區別頂多就是可能(這個不一定,因為有的文明母星上氧含量大,所以蟲子體積偏大)比普通蟲子要大一些,會使用危險的武器,而且殺傷力要比蟑螂要大得多……

 其實到了宇宙時代這種事情還是挺常見的,畢竟宇宙從空間尺度上來講實在太大了,哪怕以光速傳播的電磁波要把信息帶到離文明母星最近的生態行星上可能都要數年的時間,更別提非光速航行了。

 絕大多數高等智慧種族從文明萌芽到文明茁壯成長,再到認識宇宙、開拓宇宙的階段,發展歷程動輒以百年乃至千年為單位計算,在認識到星空的廣袤與浩瀚的那一刻起,絕大多數智慧種族都在以自己生存的環境為標準,搜尋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這就導致了他們在初次與其他外星文明種族交流時,雙方都會繞不開這一慣性思維——即下意識根據外星種族的形象,用自己最熟悉的事物進行指代。

 而往往只有真正接觸了這些種族的文化後,他們才會相互認識到對方其實是和自己所熟悉的那些事物完全不同的存在後,兩個宇宙種族才算是正式打開了交流與瞭解的大門。

 泰拉蟲人也是如此。

 想必很多人都會驚訝:蟲族不是典型的格式塔意識或是蜂巢思維嗎?別說發展藝術了,就連他們有沒有文字都是兩說,怎麼可能有文化這種東西呢?

 眾所周知,文字是人類文明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自然界中絕大多數交流都是具備瞬時性的,不管是鳥兒的鳴叫,還是野獸的嘶吼,不管是昆蟲釋放的信息素,還是蠻古洪荒時期遠古人類所使用的手語、特定發音的吼叫等等,任何交流實際上都是瞬時性的。

 如果我們在面對面交談,除非有錄音,否則任何語言和聲音都只能存在於話說出口的那一刻,談話結束後交談的內容就成為了只可追憶,無法再現的事物。

 如果我在黑暗的森林中發出一聲警告,那麼只有在聲音傳播範圍內的其他人才會聽到這聲警告,而一旦發出過警告後傳遞那些話語的聲音也會轉瞬即逝,不復存在。

 這就是瞬時性。

 轉瞬即逝,無法再現。

 但人類發明了文字,將本該在傳播後就消失的交流能通過某些介質和載體‘保存’下來,使其能夠代代相傳,積累前人的經驗結合後人的智慧,一步一個腳將踏實地推動著文明不斷前進。

 可泰拉蟲人有些不同。

 他們也有文字,不過這並不是他們在文明發展中的產物,而是他們到達了宇宙文明階段,與其他文明種族接觸之後的產物。

 原因很簡單——他們不需要。

 最初,泰拉蟲人的先祖們是生活在泰拉星上繁殖力強、生長週期短、能迅速迭代適應環境,有著微量超凡潛力但在星球上卻並沒有什麼競爭力的生物。

 比他們強大的生物比比皆是,智能進化比他們更發達、更完善的種族更是不勝枚舉,而他們不管是從地位,還是生活現狀來看幾乎和生活在地球上的蟑螂沒有太大區別。

 在蠻荒時期,蟲人的先祖們已經學會如何控制釋放信息素的器官放出特定信息素,再配合翅膀的震動頻率來交流、示警,儘管這就如同遠古人類的簡單語言一樣,原始而簡陋,但已經具備讓文明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條件。

 隨著對語言需求的增長以及蟲人主動鍛鍊信息素釋放器官,經歷了數萬年的時間,蟲人的信息素語言慢慢發展完善,從最初只能傳達模糊的意思到後來能傳達一定短語,再到後來能傳達一段比較複雜的長語、傳達複雜的意思。

 本來按照這個發展趨勢,最終他們也會發展出文字,走向類似於人類與絕大多數文明相仿的發展歷程,又或是在文明發展出來之前種族就因為各種原因而湮滅,就此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但一隻蟲人感染了一種恐怖的真菌,並且這種真菌在他的種群、以及周邊種族中不斷擴大後,他們,乃至整個泰拉世界的文明軌跡就發生了極大的偏移。

 這個恐怖的真菌會寄生在寄主的體內,不斷掠奪他們體內的營養與超凡力量,最終將其內部啃噬成空殼後,菌絲會在空殼內不斷延伸,最終將這具空殼變成它們生長的溫床。

 而對於超凡潛力強的生物而言,這種真菌更是劇毒,因為他們體內的超凡能量越渾厚,這種真菌所吞噬、獲得的營養也就越多,營養越多,真菌分裂、繁殖的速度也就越快,死亡就會越快降臨。